真正的平安

前兩天的祈禱會中帶領大家唱了一手在新歌頌揚裡面的詩歌「真平安」。這首詩歌這樣說:

真平安我今賜給你
真平安是世界不能給
真平安是世界不能真明白
真平安在你心
真平安我今賜給你
(第二節歌詞是真實愛)

在聚會當中帶領大家一起來思想什麼是真平安,為什麼這詩歌要說這真正的平安是世界不能給的呢?在我們所居住的社會中對於「平安」長久以來都是人們所冀望的。從點光明燈、安太歲等等的民俗宗教傳統當中就可以看出來,在路上騎著機車也會看到很多騎士會把平安符掛在機車手把上。這些在平日生活當中的宗教行為與期待真的是人們對於平安的期望。

在教會中我們也都以「平安」做為打招呼的問候語,就像是台灣社會中常說的「吃飽沒」這樣日常的用語。但我們是否可以真的明白真正的平安是什麼呢?耶穌在復活向門徒顯現的時候也是向他們問後說「願你們平安」。 所以從這樣的角度來理解的話,在耶穌被捕遭受不公正的審判與對待之時,門徒們所感受到的是生命安全的極大威脅,連彼得被認出是與耶穌同夥的時候都加以直接否認,更可以理解在那個非常時期當中,恐懼、害怕完全充滿在他們當中,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大家都逃跑了,他們在門窗緊閉的住所聚集在一起。當耶穌復活在他們當中顯現,「願你們平安」不只是要撫平他們所經歷的恐慌與害怕,更是向他們明證耶穌復活的真實臨在他們中間。這平安就如同耶穌所說是祂已經勝過了世界、聖過了死亡的權勢。

平安,這是根植於耶穌基督的受苦、死亡與復活。「我留下平安給你們;我將我的平安賜給你們。我所賜的,不像世人所賜的。你們心裏不要憂愁,也不要膽怯。 」在約翰福音14章的記載中耶穌這樣告訴門徒,這平安不像世人所賜的, 那我們就要問的是:世人所賜的平安是什麼呢?這平安從我們的民間宗教傳統當中來看或許比較像是「保佑」的概念,就是一切都有神明的看顧、保守,可是若都是從神的概念而來的平安,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呢?或許最大的的差異就在於這是人的平安是建立在人所期望的狀態之中的,也就是說我們對於平安的定義或是理解常常是用我們的處境是否順利來看待的。若我們正處在困難或是病痛中,我們就會覺得很沒有平安,若我們是在順境中我們就會認為有很大的平安。即使在社會中看似宗教上的祈求行為事實上是建立在人的身上的。從人出發的平安就不是真正的平安。

耶穌說的平安是從祂而來的,這是從神來的,當然與世人所賜的不一樣。平安的源頭是耶穌,不是因為人的期待所是想望而決定的。這段經文的整個段落是耶穌應許賜下聖靈保惠師,在其中強調的是在上帝同在裡面,而且用「愛」做為段落的開始。所以我們可以說平安的根基就是上帝的愛,是透過耶穌基督賜下的,在聖靈裡面我們可以經驗真正的平安。這樣看來,平安就不單單指著我們人的情緒或是心理的狀態,而是又真又活的因著耶穌的生命有根有基。

在我們生活當中,我們可以經驗的真正的平安是不是可以帶給我們面對生活有不一樣的態度跟力量呢?記得以前要預備去讀神學院全職奉獻的時候,我問輔導說要怎樣才能知道這是上帝的旨意呢?輔導問我說:「你的心裡有平安嗎?」 那時候我不太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在那個抉擇的時刻中,心裡忐忑不安怎會有平安呢?很知道這是一生奉獻的道路,但總會有些許不確定性。後來漸漸的明白了這平安並不是要得到什麼樣的印證,而是慢慢的明白在這一條路上並不是靠著自己,而是因為耶穌的愛在其中引領,是因為耶穌自己來到我們當中親自向我們明證了這一條奉獻的道路。如果需要什麼樣的印證來證明這是上帝的心意,耶穌基督,自己就應該就是最大的確據了。

平安,不該只是出現在我們認為順境或是需要什麼印證的時候,而是耶穌在離開門徒以前就已經向門徒們應許要賜下的生命與愛。若我們在耶穌裡卻仍把平安用一種世人的眼光來看待,那我們其實沒有掌握到耶穌生命的意義,更是忽略了耶穌已經在十字架上為我們成就的大事。在這個武漢肺炎蔓延全世界的時刻,我們極需要極大的平安,相信這是我們深切所期盼的,但或許在這個時刻我們可以從耶穌受苦、死亡、復活的眼光重新來看待我們現在所在的水深火熱之中。上帝有極大的權能可以勝過這病毒的能力,但耶穌在我們其中更是與我們一起戴口罩、勤洗手、量體溫的主。耶穌在我們其中與我們一起經歷所有的一切,甚至在居家管理、檢疫、隔離當中,耶穌也在我們中間。

「你們若愛我,就必遵守我的命令。我要求父,父就另外賜給你們一位保惠師,叫他永遠與你們同在,就是真理的 聖靈,乃世人不能接受的;因為不見他,也不認識他。你們卻認識他,因他常與你們同在,也要在你們裏面。我不撇下你們為孤兒,我必到你們這裏來。還有不多的時候,世人不再看見我,你們卻看見我;因為我活著,你們也要活著。到那日,你們就知道我在父裏面,你們在我裏面,我也在你們裏面。有了我的命令又遵守的,這人就是愛我的;愛我的必蒙我父愛他,我也要愛他,並且要向他顯現。」約翰福音14章15-21節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