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你很特別

星期五開始的兒童營,很感謝上帝一切都很順利,無論是課程的安排或是餐點的預備等等,感謝每一位同工熱心地協助、分擔不同的事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深深相信聖經當中所說的在我們的教會生活中,都是又真又活得讓我們不斷地經驗上帝的恩典。


這一次的暑期兒童營主要是以繪本故事「你很特別」為主軸,希望透過這個故事的介紹讓每一個孩子可以慢慢地明白、發現在上帝的手中我們都是特別的。再一次地讀這個故事有著不一樣的感受,我們從繪本或是從聖經當中,所看見以及領受的恩典,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並不是這樣。因為我們整個的大環境、教育方式其實並沒有特別重視孩子的獨特性,甚至我們常聽到的「不可輸在起跑點」, 其實都在大大地折損了我們如何去看待一個「人」的方式。這個社會有一個標準,告訴我們「特別」其實沒有多好,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特別所帶來的並不是肯定與祝福,更多的是嘲諷與霸凌。或許在這樣不到完整兩天的營會中,要讓孩子可以清楚這個道理是困難的任務,然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或許對我們來說,「你很特別」 不只是我們要傳達的福音信息,更重要的是「你很特別」應該可以為我們自己帶來更新與轉化。

距離上一次參加兒童營應該也有6、7年了, 在以往的經驗中都不是當黑臉的角色,雖然秩序的控制是很重要的。後來發現有的時候小朋友與小朋友之間的微妙互動,其實是可以找到所謂「控制秩序」的方法,而不是用一種比較權威式的方式去要求或是管制。這不是說一切都放任甚麼都可以做,而是透過在營會相處的互動中,慢慢地去學習跟觀察每一個孩子或是這一群三五好友之間的關係跟特質。從這個角度來看,這「你很特別」的功用就會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教會能夠做的在短時間內是很有限的,除非我們是開始一個長期性的教育、陪伴事工,可是接待這些孩子其實也意味著我們在這個年紀的群體中,可以看見我們生活模式的縮影。繪本的主角依萊說: 「當你越不在乎的時候,這些灰點點就越不會黏貼在自己身上。」這個「不在乎」並不是消極的採用了鴕鳥心態去忽視、刻意遺忘,而是透過發現自身的寶貴而使這些不會成為影響我們的事。這樣說來,若我們面對一群小朋友,對於他們言行的管理,其實也可以去學習「不在乎」。不是不想管,而是換個方式管。

在威權教育下長大的我們,其實也已經習慣了用齊頭式的教育方法,即使在教會中我們也是這樣。為什麼這繪本在當年發行的時候會這麼地暢銷很受到重視呢?就是因為深深地反映了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完全無力回應的「人生價值」。重視個體的差異性其實是幫助我們在群體當中,可以打破我們已經習以為常的觀念與生活模式。在兒童營的第一天自己所觀察到,以及學習到的新功課。反思我們很常會使用的威脅式的、交換式的、勒索式的教育型態,或許這可以反映出教會所舉辦的夏令營有甚麼獨到之處吧!

教會在開始了社區事工之後,就會發現我們越來越需要有更多的智慧去面對很多不一樣的生命樣式,無論是年老的、年幼的,在我們當中都是我們要去學習的功課。這裡所說的不一樣,是有別於我們以往習慣的教會生活中的基督徒樣子,而是在社會越來越進步的時候,有很多在生命特質上的特殊性,或是身心靈狀態上的不平衡等等。教會若作為一個社會福音及福利的載體,那我們所要努力跟學習的方向就不會只是單方面的「介紹耶穌」而已,而是慢慢地走向耶穌,就像耶穌親自走進人群中。還記得曾經分享過在我們社區有一位年輕人,常常會大辣辣地就走進教會走進廚房拿水喝或是翻動愛餐。在跟他的互動中,從一開始會好好地跟他說、陪他,到現在的體會是能做與不能做的事情要讓他清楚。我不知道這樣他會不會懂,但是在經過一段時間可以大致熟悉他的行為模式的時候,就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開始有一些不一樣的互動。

我們每一個人都不是完美的,也都有我們成長的背景,或是我們曾經經歷過的事,即使只有小學階段也是如此。「你很特別」 所給予我們的是我們清楚明白上帝創造的智慧,也明白我們在上帝眼中的樣式與價值。但我們是生活在這個不完全的社會中,我們是很真實地要面對各式各樣的差異。「你很特別」 的另一層意義就是帶領我們學習如何去面對這麼獨特的每一個孩子,當我們在傳達上帝的愛的信息的時候,我們也同樣的被這樣的愛光照,讓我們事更多去思考、嘗試不同的可能性來與這些孩子相處,即使只有短短兩天,「你很特別」在他們回家之後會是 「教會很特別」,不只是因為上帝,更是因為這一群相信上帝的人。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