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白上帝的引導

這個星期看了有關唐崇榮牧師服事團隊所分享的一短有關唐牧師的回答,是有關兄姊提問「要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的回覆摘要。這段文字讓自己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好像被打開了什麼,領悟了新的想法。以前大學的時候接受傳福音的訓練,都會用到「四律」,就是四個屬靈的定律。在其中有關一點就是「上帝在你生命中有個美好的計畫」,這其實也是我們在信仰生活中常常會聽到的用語,像是命定啊、藍圖啊、旨意啊等等,大概都是這個觀念。不過仔細想想,這個美好的計畫到底是什麼,若是按照四律的法則來談的話,主要是在說上帝拯救的計劃與行動。而這個計劃與行動就會在第三律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及復活而完成。所以有關計畫、藍圖、命定等等,應該說的是上帝早就已經在聖經、受造世界、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出來了。可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會常常在問「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呢?


    若我們看看我們在信仰中有關這個問題的出發點,我們其實會發現在這個問題的背後不全然是以上帝為核心的,而是我們自己。也就是說關乎我們自己生命方向的問題,遍及在我們生活的各個層面,我們多數的時候是希望上帝來幫我們做決定
好讓我們自己可以「心安」一點的去過生活。說穿了,有關上帝的旨意對我們來說大概就是要走哪一條路,上帝祢來說清楚吧!舉個例子,如果我們現在正面臨工作的選擇有A工作跟B工作,我們可能就會禱告中說祈求上帝的旨意顯明,告訴我們哪一個工作是祢要我們去的。但若以整個上帝工作的角度來看,上帝的旨意在聖經當中向我們顯明的,其實是無論哪個工作都是上帝呼召,我們盡力去見證上帝的榮耀,以上帝的子民身分進入職場服事,這才應該是屬於上帝的旨意的範疇,也就是說有關上帝的旨意是一個更大、永恆不變的。要選擇哪一個工作正確地來說叫做「尋求上帝的引導」。 還記得上帝怎麼告訴約書亞的嗎?「無論你往哪裡去,我都與你同在」, 同在的應許就是上帝的旨意,至於約書亞要往哪裡去,他會在與上帝的連結中全然相信上帝的同在而勇敢向前,在A道路中有上帝的同在,在B工作中也會有上帝的同在。所以像這類的選擇題,事實上是我們自己其實有某種優劣的分析,只是我們自己不敢做出選擇,然後就以「上帝的旨意」來給予一種強大的安全感。

唐崇榮牧師說得很嚴厲,他說:

連聖經裡的使徒及先知們都不敢隨便用這個詞。「上帝的旨意」這幾個字在聖經用的數量很少,因為十分嚴謹,我相信一個真正敬畏上帝的人,不會隨便開口閉口講「上帝的旨意」(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stemi.tw/)


這真的是很大的提醒,好像當頭棒喝一樣。說真的,我們太常把上帝的旨意掛在嘴邊了,生活中的大大小小事情都說是上帝的心意。或許這是個信心的表現,但一體的兩面,也意味著我們是不是已經將上帝作為我們生活的「藉口」。 凡事關乎我們自己的就會說是上帝的心意,但那些需要我們去幫助跟伸出手的,我們可能就無動於衷。唐牧師對於像這樣的基督徒的理解是我們搞錯了「上帝的旨意」跟「上帝的引導」。 上帝的引導就是上帝賜給每一位祂自己的子民,藉以把弟兄姊妹帶進到上帝的計畫、上帝的旨意當中。這樣看來,上帝的引導就會因人而異,會因為時代不同而有不同的方式,就像我們在聖經當中看到的,在舊約的時代上帝自己的啟示轉而為先知的話語,來到新約的時代上帝的獨生子耶穌來到我們當中,然後差派聖靈保惠師來引導我們。無論是上帝自己、耶穌基督、聖靈都是在每一個時代中,將上帝自己的子民帶進到上帝拯救與慈愛、恩典的旨意裡面。

馬太福音28章提到的大使命,這是我們清楚明白的上帝的心意,但如何傳呢?難道每一個人都要來當傳道人嗎?每一個人都要去異地宣教嗎?不是,上帝給每一個人生命的引導不一樣,可是上帝要我們每一個人都去完成大使命。從這樣來看,回到前面選擇工作的例子,或許就不是在問我該選哪一個,而是我要怎麼在工作中見證福音。至於我們要如何可以明白呢?唐崇榮牧師提出幾個方向給大家來參考:

1.   向心願意順服的人顯明的

2.   不會違背聖經的原則,注意是原則不是字句

3.   若聖經沒有明確記載呢?有三個方向可以遵循,就是榮耀上帝、造就他人以及不受罪的綑綁

4.   耶穌所賜出人意外的平安

5.   與清心的人一同禱告、察驗

6.   相關的人也會同感一靈

7.          時間會印證

(參考https://www.facebook.com/stemi.tw/)


我們都希望可以更加的「屬靈」, 但我們應該要多注意方向對不對,很多我們其實太習慣不以為意的信仰表達,值得我們更用心地去面對跟思考。最近很常聽到「反智」的社會,希望我們也不要變成「反智」的信仰跟教會。不要太常把上帝搬出來掛在嘴邊,因為就連耶穌都是戰戰兢兢、警醒禱告地謙卑在上帝面前,那個旨意在祂裡面很清楚,可是耶穌所做的卻是在禱告中真實地經驗全然的順服。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