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壞習慣

上個星期主日禮拜後坐在台下靜靜地聽著賴牧師的分享,不知道大家的感受是什麼,對同樣作為教會的牧職同工的確聽到了很多的提醒,也有一些思考的好奇。先說說好奇好了,聽完後就很想聽聽有關「從沒有地上的父親到有天上的父親」的這個過程,是如何在信仰中度過這段人生可能是很辛苦的一段日子。思考的是如果這些教會的事情發生在我身上,那我會怎麼去處理呢?那天晚上在家就想了很久,然後就得出一個答案,那就是不管怎麼回應這些事情的主角都會不滿意,除非回應的方式是當事者「想要」且「符合自己所期待」的,才有可能把事情完滿解決。但問題來了,當事者的想要真的會是對教會有益處的嗎?還是只是滿足自己可以「被看見」呢?人們當然都希望被看見,上帝也都看見每一個人,可是這個「被看見」到底是出於什麼呢?


    
從這個面向就想到有關信仰壞習慣的問題,其實我們都要捫心自問,在信仰以及教會生活當中我們其實都有一些不好的習慣,只是我們沒有發現或是不願意承認這件事。面對用錯誤的信仰態度過教會生活的基督徒,我們該如何地共同在信仰群體中彼此造就跟堅固呢?我想當牧師的也會有很多壞習慣,像是把教會當成自己的王國,教會是自己一手建立的,就認為自己是教會的頭,雖然會說耶穌是教會的頭,但事實上任何的事情都要經手,甚至要知道大小事,即使退休了也是一樣。還有因為在教會有話語權,就認為很有權柄,牧師說一沒有人敢說二。更嚴重的是濫用這樣的權柄把自己當成是上帝,信口開河地向會友應許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情,或是藉著話語權不是在說上帝的話而是向會眾洗腦自己的意識形態。

 

    或許我們可以來想想有哪些信仰壞習慣呢?首先想到的是「出一張嘴」。記得曾有一次去開會,開會席間有同工就很希望可以多做一些事讓彼此可以更加凝聚,或是可以真正達到同心合一。等這位同工說了很多之後,就問說那有沒有願意在當中協助設想一些方式,結果沒有人應聲,連那個剛剛說很多的同工也沉默許久。我在其中就想著,既然有異象、有看見,為什麼不就直接接下這個聯絡的服事,幫助大家在教會服事忙碌之餘,可以彼此禱告、連結呢? 「出一張嘴」,在教會裡面會有這樣的情形,意見很多可是需要幫手的時候沒有人願意,這個壞習慣真的很容易就發生,自己也曾犯過這樣的毛病,對事情看不過去就發表了很多,可是也沒有想要真的去幫忙與協助。

                                                        

第二個想到的是「悲觀態度」。教會常常會計劃事工的進展或是共同尋求異象,可是有沒有發現在信仰群體當中常常都會有總是先潑冷水的人。每講到一件事情的計畫、發展,就一定先說負面的、消極的、悲觀的,甚至會說不可能的。而且不管什麼樣的事情都是先否定。當然,教會要進行的每一個意象跟事工,都一定有其困難度跟要面對的挑戰,正視困難跟消極否定是不一樣的。就像星期五的祈禱會談到民數記當中的以色列百姓,他們離棄上帝正是因為他們消極否定了上帝的應許,而不是正面地去迎接挑戰。

 

    第三個呢?想到的是「情緒勒索」。 這個在這幾年的人際關係很夯的用語跟理論,在教會裏面也是很常會發生,而且越是在教會出入越久的越有這樣的現象。不來參加聚會了、都沒有人關心啦、是不是不重視啦等等的,這些情緒性的話我們可能一點都不陌生,或許說的時候只是說說而已,可是話語都是帶著力量的,就像聖經當中雅各書所說的,人的舌頭其實是很利的。如果在人際關係上的情緒勒索會帶來極度不健康的互動與連結,那在教會生活當中的種種自然也會是帶著影響力的。而情緒勒索的出發點說穿了就是自己,在一種極度不安全的內在中所引發的效應。如果我們確知我們的安全感是來自於上帝、耶穌、聖靈,其實我們就不會陷在這樣的情緒當中了。

 

    還有一種就是「 出口成章」。這樣習慣要說好還是壞呢?就是說話一定都是講聖經的話,可是講的時候給人的感受不是平安,反而是很有距離的壓力,再說著好像其他人都沒在讀聖經,所以不懂上帝的心意是什麼。以前我大學就有這樣的同學,不過他出口成章的用途都是用聖經的話,以一種開玩笑的方式去責備另一個人。記得那時一開始還覺得說好厲害喔!什麼事情都可以搬出聖經來,後來漸漸地發現這樣真的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很有壓力。熟悉上帝的話語是一件極美的事,但保羅教導我們凡事都要造就教會、造就人,上帝的話讓我們可以經驗到上帝的工作,但也是提醒我們要如何「造就性」地使用。

 

    還有沒有信仰的壞習慣呢?其實可以想到這些都是因為自己都曾經在過去的教會生活中經驗到,自己也會犯了這些不知不覺的習慣與態度。當然還有一些比較瑣碎的就不再特別提出來了,很多時候我們都會想要知道上帝的帶領或是上帝有沒有與我們同在,其實看看我們自己就知道了。改變會帶來更新,但更新始於察覺,這些都是一連串連動的過程,缺一不可。提出一些觀察,如果大家有更細微的看見歡迎一起來討論、分享,盼望我們都在聖靈的帶領、動工之下,不斷地朝著「完全」前進。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