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道理新觀點
作者: ygchurch 日期: 2020-09-27 17:07
這樣的梗圖在網路上被叫做「迷因」(meme),想說這個詞很常看見跟聽到,就去查了一下這是什麼意思。原來這個迷因並不是新創造的詞彙,而是早在1976年(喔!天啊!我出生的那一年!這個詞竟然已經出現在人類歷史40年之久了)一位英國生物演化學家所創造出來的用語,用來描述在文化傳承的過程中,類比於生物演化繁殖的規則。簡單說就是透過基因所帶來的遺傳、突變、變異、競爭等等來傳達,也就是說,迷因就是承載文化思想的、符號、實踐的單位,可以透過各種不同的層面、方式,藉著模仿的方式傳達。像是最著名的「黑人問號」這個圖,這個原本是使用在生物遺傳的概念,後來被用在社會、文化上,到了最近因為網路時代的大爆發,各樣社群媒體的發展,更成為了一種新興的傳播方式。可謂是「舊道理新觀點」,而在這當中令人感到最驚奇的不是這個在網路上崛起的創意,而是在一個古老的觀念中竟然賦予了這麼新奇的意義。這時代進步之快,真是到了讓人有點來不及跟上的感覺,在我們以為很新的創意裡面,竟然是存在我們裡面很久很久的「單位」。
在祈禱會當中都會跟大家分享聖經,從創世記開始一卷一卷地用大綱式的方式帶大家認識舊約,真的邀請大家來參加禱告會。前兩個禮拜才剛結束民數記,要進入申命記。申命記的重點就是在曠野漂流40年後,以色列百姓來到約旦河東的摩押平原,準備要進入迦南地。上帝要摩西在他們當中「重申」律法以及誡命,因為能進入迦南地的都是出埃及的下一代,上帝要幫助他們認識在一開始離開埃及來到西奈山所領受的誡命,因為這是他們保存民族生命的唯一方式。申命記不是重新頒布另一套的律法,而是在原本的律法誡命當中給予新的看見與解釋。這對他們來說是很重要的,因為他們的祖先在曠野的年日裡,經歷了上帝的恩典也嘗到了背叛上帝的苦頭,他們需要再一次地認識這位帶領他們出埃及的上帝。
來到了王國時期,也是有這樣的記載。在約西亞王的時代希勒家發現了律法書,根據列王紀下22到23章的紀載約西亞王進行了改革,在百姓當中宣讀他們發現的約書,在上帝的面前立約。這約書並不是新創造的,而是早在他們之前就已經存在的,是有關上帝誡命與律法的重要文獻。約西亞王在當中從這古老的約書當中看見了國家、百姓的新的可能性。這是讓上帝的子民回到上帝面前的不二法門,所以他這麼做了。
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常常會聽到「一天新似一天」或是「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這些我們聽起來已經「老掉牙」的道理,如何在我們的生活中,帶領我們重新有新鮮的力量呢?或是幫助我們不斷經歷上帝,好像是第一次那麼的有味道呢?在舊的道理當中是否可以看見新的觀點呢?在這群即將要進入迦南地的百姓來說,這在西奈山的律法是新的,可是這卻是他們的上一代安身立命的根源,也是他們未來生命的保障。王國時期的衰敗興亡也都是因為他們忘卻了這舊有的道理,當他們發現的時候,竟然是沒有見過的、是新的,可是這是過去王國一直以來起伏伏的最大原因。
我想我們不必做一大堆迷因梗圖來表達我們在信仰當中應當被提醒,或是拿來調侃自己一番。我記得一位老師曾說過,那有關保羅的新的神學的理解其實早早就已經存在了,說不定比舊的還要舊。可是我們對於這樣的見解通常都先帶著距離感,因為我們都以為我們很謹守這些,其實早就隨著時間淡化在我們的生活中了。經上說「恢復起初的愛心」,從這就知道愛並不是現在才有的,而是一開始就存在,可是為什麼需要「被恢復」,就是因為在時間的河流中已經被沖淡了,所以我們需要重新把愛拿出來,而這個過程就會是「新」的。因為我們所面對的人事物、環境、文化都不一樣了,愛是恆久不變的道理,可是如何愛卻是很新很新的功課。
就像祈禱會、查經班,這個在教會歷史發展當中早早就存在的聚會,可是在這個時代為什麼還要如此的努力推動呢?想想,就是這個道理吧!在舊的道理中有新的觀點,大概就是一直在努力的目標,祈禱會、查經班聽起來就很「八股」,可是聖靈的工作卻是新鮮活潑的。信仰的態度跟熱情是我們都已經具備的,對我們來說要如何持續的發生,這些是我們要一直被更新、被恢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