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 忘 初 衷

這個禮拜的據點課程有新朋友加入我們當中,感謝上帝讓在我們當中的兄姊很有收穫,可以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參與。又到了年底了,表示到了我們在教會日常生活中,回顧感謝過去與展望未來的時刻,或許作為牧師的職責就是把這些事情都整理完成,思考新的方向與異象。老實說,排除掉信仰的部分,真的還滿像是CEO的,要去評估整體的「資源」與「戰力」,用一個經典的企業經營模式SWOT來說,就是我們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是什麼。


    這其實是個很簡單的思考模式,聽起來很企業化,但事實上可以應用在組織或是個人的身上,不要說得這麼專業的術語,就是我們正面、負面的要素是什麼,以及我們內部、外部的影響因素又是什麼。就像是這個樣子:

 

正面要素

優勢

機會

 

負面要素

劣勢

威脅

 

內部因素

外部因素

優勢就是我們擅長什麼、適合什麼,或是我們擁有最有利的資源是什麼;而劣勢就是這些反過來,我們沒有的。機會就是我們所擁有的是否可以有新的市場,或是新的產品;而威脅就是這些推出來的是否會被取代、弱化等等。當然,這是一個很「市場」導向的評估方式,但就某個層面來說,我們可以轉換的就是「永吉教會在這個社區的特色與祝福是什麼」。

基督徒是進入世界,但不屬這世界。這是很有意思且需要好好思考的觀念,我們都不是那種離世獨居的隱修士,在早期教會歷史中這樣的團體很多,到了現在也是有,但多數的教會都是坐落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的。既然我們是活在世界中,我們自然就會有所連結跟相互影響,也就是說,我們所擁有的是在上帝的光照之下去使用、活出基督徒的生命。為什麼說不屬這世界,意思就是我們生命所歸屬的是上帝,這是主權的問題。所以若我們帶著上帝的亮光,好好地使用這個SWOT,會對我們在教會生活以及生命都很有幫助的。或許有的時候我們都誤解了「分別為聖」的意義,這個詞的核心意義還是主權的問題,不是我們自己個人有多聖潔的問題,因為自己追求自己的聖潔到了某個程度就會成了自己的上帝,也會成了他人的審判官,可是這樣會是分別為聖嗎?分別出來歸給神聖的上帝嗎?簡單說,分別為聖不是凸顯自己跟別人有多不一樣的聖潔,而是表明我們的生命願意降服在上帝的全能與憐憫之下。

面對教會未來的可能性,我們所要思考的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要做那些事情、開發那些事工,而是明白我們對信仰的投入是根植那裡?這就是為什麼從來到教會服事之後,對於事工研討會的想法是從「事情」轉到「人」的身上,比起最對的事情,成為「對」的人更是重要的學習與操練,當然,這個「對」,不是由人來決定,而是從上帝的眼光來看待以及反思我們的生命如何。聖經上說:「日子如何,力量也如何」(這句話來自申命記當中摩西對於以色列支派的祝福,是對亞設的祝福),日子、力量都要來自於對上帝的敬畏與遵行。

    如果目前社區事工是我們的優勢,那我們要如何地使之成為教會的特色呢?其實若我們要做到這個程度,就已經很足夠我們花上很多的精神跟體力。可是在這些服事中,發現很多時候不一定是到底做了什麼,而是我們願意去成為什麼樣的人,才促使事情一步一步地開展出來。我們所預備的課程在內容上都有一定的品質,作為服事者也需要相符的品質,甚至是更好,看到大家一起努力是上帝給我們最美的禮物,也是我們生命主權可以繼續學習的部分。過去的四年想了一系列的方向,每一年都有想要達成的目標,在某些地方有,在某些地方還需要努力,不過這樣四年下來,基本上我們會面臨到的事工沒有太大需要轉變的,反倒是如何深化的課題,在面對人的課題上,或許是我們可以多多努力的。

接下來的年日反而在思考的是「簡樸」,就是回到最初衷、最單純、最基本的學習與進展上。大概就是一個「莫忘初衷」的概念吧!

耶穌對他們說:「父憑著自己的權柄所定的時候、日期,不是你們可以知道的。但聖靈降臨在你們身上,你們就必得著能力,並要在耶路撒冷、猶太全地,和撒馬利亞,直到地極,作我的見證。」(使徒行傳1:7-8)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