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起 建 造

這一個禮拜很感恩的事,第一是社區據點連三天早上的課都是新開的,因為沒有讓大家事先報名,其實也不太知道大概會有多少兄姊來參加。結果是什麼呢?應該可以用「爆棚」來形容了吧!以我們現有的桌子數來看的話,就是都已經坐滿了還必須要增加桌子數的樣子。這是上帝給我們的禮物,也是上帝給我們的功課,一方面讓我們看見我所們倚靠的遠遠大過我們自己,也讓我們很真實地經歷經上所說超過我們所求所想的。最重要的是大家一起付上代價,無論是禱告的、志工的、教學的、參與的、關懷的,都一起來服事上帝,加添給我們的弟兄姊妹。

第二件事就是查經班也是把8張桌子都坐滿了,希望還可以有弟兄姊妹來參加。那天晚上回家打開臉書,看到同學在台南也是開班第一天,也是來了個「爆棚」的狀況,人數可能很重要,但所看見及盼望的是對於上帝話語的渴慕是可以越來越在教會中蔓延開來。今年的「一人一造就,生命向外擴」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響應,很多時候可能是我們都會先預設了所有我們自己的生活排序,這對我們來說是很棒的學習,因為我們生活中的行程表,在信仰這一塊,不該只是星期日的主日崇拜,而是在週間的聚會當中也可以試著慢慢放進來。當然啦,每一天的靈修更是不可少的。在今年,我們就一起來努力!

上個禮拜的文章沒有太多的說為什麼要以此作為今年度的目標。在過去的四年中,是以一個四年整體的思考,但發現在這些計劃或是目標當中,其實有很多不可抗力的因素致使並沒有能夠完全照著做好,反倒是根本不在意想當中的事情成了我們經歷上帝工作的過程。再加上對於教會的組成與體質來看,其實目前的事工量是剛剛好我們可以來承擔的,所謂的承擔是指著我們所有的資源整合之下來說的。這些資源包括了人、能力、場地、財務等等,在去年底的時候有跟大家在文章當中分享,「我們的教會的特色會是什麼」,每一個信仰群體的組成都很多元,也都有其背景跟歷史脈絡,沒有任何一個信仰群體可以複製他人的經驗而成為另一個一樣的一群人。所以我們要看的是,我們是誰、我們有什麼,然後在這樣的基礎上才去慢慢把我們所缺乏的補上。

有的教會很適合青年,有的教會專做社會福利,有的教會在話語上很有恩賜,對於一個坐落在相較傳統的社區當中,教會可以做為怎樣的影響力呢?

相信上帝在我們當中的工作是我們共同的經驗,也是無庸置疑的,我們為此獻上我們的感謝,也祈求上帝繼續做新的事在我們當中。但我們更要思考的是,上帝所做的事不單單是外面可以看見的,更多的時候是像這些在聖經當中的人一樣,生命是一直被調整更新的,除非我們拒絕了繼續前進的心意,不然,生命是會不斷地向外擴展的,無關乎年紀、膚色、性別,只關乎人們願意被主用多少。

今年設定這樣的目標,就在於「人對了,事情就會對了」的想法,可是人要怎麼「對」呢?當然不是自己想的或是自己說的,而是在我們最基礎的根基上好好地扎根、建造。在哥林多前書中,保羅說:「因為我們是上帝的同工,而你們是上帝的田地、上帝的房屋。我照上帝所給我的恩典,好像一個聰明的工頭,立好了根基,別人在上面建造;只是各人要謹慎怎樣在上面建造。因為,那已經立好的根基就是耶穌基督,此外沒有人能立別的根基。若有人用金銀、寶石,草木、禾稭,在這根基上建造,各人的工程必將顯露,因為那日子要將它顯明,有火把它暴露出來,這火要試煉各人的工程怎樣。」對我們來說,金、銀、寶石會是什麼呢?

這樣的建造是在幫助我們在與上帝的關係更加連結,也在幫助我們在謹守遵行上帝的話語當中,可以知道該如何地去實踐耶穌的吩咐。其實我們都領受了上帝給我們很棒的恩賜,我們也都有很棒的能力彼此服事,再加上我們在聖經、禱告上的操練與進步,這是更加令人興奮的。馬太福音的大使命說:「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都賜給我了。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作我的門徒,奉父、子、聖靈的名給他們施洗,凡我所吩咐你們的,都教導他們遵守。看哪,我天天與你們同在,直到世代的終結。」這經文的描述是門徒,歸入聖父、聖子、聖靈的名下,並遵守耶穌所吩咐的,那稱為以馬內利的耶穌從起初到末了都在我們當中。仔細閱讀這經文就會發現跟我們在讀的約翰福音是一樣的內涵與意義,儘管文字的敘述不一樣,但耶穌生命的核心並沒有因為福音書的不同而改變。

這個星期看到一場神學座談會,看到參與的牧師有著很有意思的頭銜,就在想著牧師為什麼需要「頭銜」呢?而且這頭銜其實隱含著跟別人不一樣的位置。然後就自己給自己也取了個自嘲的頭銜,就是什麼都會但都不專精。或許在某些光環之下可以顯得更有市場。如果我們真的需要什麼頭銜,我覺得最棒的應該就是耶穌說的「忠心又良善的僕人」了,期盼我們都可以在新的一年當中給自己的新功課,一起前進、學習、分享、照顧,教會的特色就由我們共同來創造與見證,將一切的榮耀都歸主我們的上帝!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