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 活 之 路
作者: ygchurch 日期: 2021-04-04 23:28
認識一位同工,是一位諮商師,擅長用電影的情節來談論人生命的議題,前兩年教會也有邀請他來分享過。在他最近介紹的電影「聖雅各之路」當中,他寫道:
相較之下,電影對路上的另一座小教堂,反而有比較多著墨。電影一對主角是岳父與女婿的關係。這位女婿失去自己17歲的女兒 ,於是岳父邀請他一起來走聖雅各之路,希望透過這段旅程陪伴彼此的悲傷。而這位岳父其實去年也才走過聖雅各之路,當時他就在路上為孫女祈禱,甚至在這間小教堂裡,有神父特別為他的孫女安排一場彌撒,來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同時為她祝福。過了一年,岳父特別帶著女婿來看這座教堂,女婿聽了這故事,心裡很感動,他沒想到在世界遙遠的角落,竟有人為他們打氣加油,有人和他們一同悲傷。這座小教堂,看起來充滿坑洞,牆面多是斑駁,屋頂也有破洞,岳父說他曾問教堂的人:「 這裡會整修嗎?」沒想到教堂的人回:「這裡已經整修好了啊!」 原來,這些殘破就是他們想要的樣子。這是全片我最感動的一幕,這間小教堂,或許一點也不起眼,它沒有聖人的骨骸、沒有壯觀宏偉的建築、沒有君王名人的造訪,但它用它的殘破同理著世人的痛苦,我們的破碎,彷彿在這裡得到安慰,陽光也從那些破口灑了下來。
在受難日早上,聽著電視報導太魯閣號出軌消息,看著臉書上的文字,心裡想著:復活之路會不會是一條艱辛而難走的道路呢?在這些意外破碎的家庭當中,要如何能看見那在殘破中灑落的陽光呢?而在親人病危的慌亂當中,我們又如何能經驗到耶穌復活的安慰呢?有的時候我們好像顯得沒有信心,但在某些很強調信心的人眼中或許是如此,但最真實的傷痛與哀哭或許才是真正的信心。
復活之路之所難行,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可能是我們慣常認為的「天國」、「復活」、「天堂」已經是個被混雜的概念跟想法。無論在馬太福音或是啟示錄當中,所談論的「上帝國」或是「國度」的概念,都不意味著未來的彼岸,事實上是在描述上帝的視角來觀看我們所處的生命。上帝國不是一個死後要去的地方的理解,而是上帝完全統治的權柄,當我們說「願祢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就是這個道理。我們之所以會有美好彼岸的觀念是因為早期基督教的發展已經被柏拉圖的思想給影響了,對現今世界的貶抑並是我們現今的肉體是破爛或羞恥的。在聖經中談到天國,其實很少談的是另一個世界,而是現今的我們如何以上帝的眼光來檢視與生活。啟示錄的新耶路撒冷是從天降到地上,完全的合而為一。
如果復活是發生在我們這個世界的一個事件,那我們是不是就當在我們的世界中去感受復活所帶來的「不一樣」。在台鐵太魯閣號事件發生之時,看到第一時間有的就責備台鐵又出事了,有的就開始尋找發生的原因。對我們來說,也會很深刻地問著上帝哪裡去了?或是這事是被允准的嗎?關於上帝的事我們大概完全沒有答案,也很難會有答案。沒有錯,台鐵很快地就找到了發生事故的原因,因工程車滑下而撞擊到行進中的列車,衝擊力之大所造成的死傷無法想像。而我們所關心的緬甸,戰爭的殘酷與死傷不斷地增加,也已經越演越劇烈,受苦的只有百姓們,在自己的家園非常的不安全,逃難到鄰近國家卻無法被安置對待。這個世界還有許多地方在化膿發炎著,復活之路在我們看來是那麼地遙遠,因為我們不知道要怎麼在這個受苦的世界當中,明確地見證與經驗從死裡復活的耶穌的得勝。
當我們回過頭來看看保羅在哥林多前書15章所描述的:
「死亡啊!你得勝的權勢在哪裏?死亡啊!你的毒刺在哪裏?」死亡的毒刺就是罪,罪的權勢就是律法。感謝上帝,他使我們藉着我們的主耶穌基督得勝。所以,我親愛的弟兄們,你們務要堅固,不可動搖,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為你們知道,你們在主裏的勞苦不是徒然的。
以前沒有想過的問題,為什麼保羅在談論了那麼多有關「復活」的論證,從耶穌基督的復活到死人復活,再到有關復活的身體,這些在當時很重要的信息與信仰告白,是對抗那些宣稱沒有復活的攪擾。可是在保羅說完了這麼多以後,並不是談論一個美好無比的彼岸,或是描述一個富麗堂皇的天堂世界,而是在耶穌基督的得勝之中,要弟兄姊妹堅固、不可搖動,而且要竭力多做主的工呢?如果保羅談論的並不是一個虛無飄渺又空泛的信心,那保羅所說的復活是如何可以幫助當時哥林多教會的兄姊繼續持定「地上」的生活呢?
今天大家進入禮拜堂會看到百合花、十字架以及空墳墓,但也會看到一盞蠟燭以及一列翻覆的玩具小火車,這對我們是更真實的生活,耶穌已經復活是千真萬確的,但因意外而破碎的傷亡也是事實。那復活的平安與盼望就彷彿在隧道當中隱隱約約的亮光,會是撐起我們生命唯一的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