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事之秋

人家說「多事之秋」,小的時候以為是因為進入秋天的季節,會比較有事情發生。讀書後發現原來是整個相反的意思,是指著發生很多事情的時節。「秋」,是指年歲、時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是在唐崔致遠《前宣州當涂縣令王翱攝楊子縣令》,裡面說到:「況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風。」原來的意思跟使用多半是政治性的,在說國家處在局勢不安定、事端多起的時期。在我們很熟悉的水滸傳或是封神演義當中,都有用過這個詞來描述當時國家政治的不安狀態。這樣來看台灣的話,好像一直都處在這樣的狀態,不只是外在的,內部的紛擾就已經足夠讓局勢不穩定了。

不過這裡沒有要談政治,畢竟台灣社會是個強調意識形態過於理性思考的環境,再加上多元發展的因素,每個人都有其所愛,每個人也都有其堅持。當然,面對所謂的強與弱,一定是希望人人都可以好好思考跟分辨。想到這個成語是因為星期五晚上要休息以前看看臉書有什麼消息,就看到一位學長牧師的分享,說他在這一週內去到平安園三次了,就讓我也想到最近這一個多月來,進進出出殯儀館也是四次了,生命走到旅程的尾端,或是突如其來的噩耗,都更感覺到生命真的沒有個定向,沒有人可以知道明天如何,但要確知上帝掌管明天,真的有這麼容易嗎?

最近恢復了祈禱會,在帶領過程中用了詩篇來思考怎麼將我們生活的種種帶入在禱告中。是分心、是禍患,又或是恐懼呢?當然也有讚美、救恩以及人的罪,在禱告當中所經歷的上帝,要怎麼說出來讓聽的人也很渴慕去經歷呢?當我們都帶著自己的期望來到上帝面前的時候,我們都會很自然地想要所有的事情都被解決,可是這樣的想法會不會又跟「上帝掌管明天」是矛盾的呢?星期五在等待火化的時間,因為當天注意到林美姊的小兒子怎麼走路也一跛一跛的,就在休息區聊到身體的這個不方便是怎麼了。原來這段過程經歷了醫療手術的過程,以及其中發生了根本沒想過的狀況,導致現在走路不方便,但看不見的其實有更嚴重的狀況。

「事情遇到了,就繼續往前走啊,不然呢?」這個想法跟上帝必與我們同在,有什麼不一樣?上帝必掌管明天,結果呢?突然想起小舅舅跟父親那時的過程,慢慢想起了原來心內有塊「拒絕相信」的黑暗,在黑暗中可以大聲哭泣,可以嘶吼埋怨,可以沉默無語,在其中才會慢慢地發現,原來「祂必要領我向前」,是祂也在這塊黑暗裏面。淵面黑暗,上帝的靈運行在其中!這才漸漸地懂了為什麼聖經的一開始是這樣的描述。

願上帝平安歸於地上所有正處在黑暗中的人們!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