鯊魚寶寶

你知道在去年全球youtube點閱率創下歷史新高的歌曲嗎?聽到這個提問我們可能想到的會是某一膾炙人口的流行樂吧!沒錯,原本最高點閱率地的確是知名拉丁樂手的舞曲,但後來卻被打破了,是什麼歌呢?就是「Baby Shark」,一首由南韓教育公司Smart Study所製作的兒童歌曲。這首歌曲厲害之處是後來有知名音樂人翻唱,更是美國職棒國民隊球奪冠遊行的歌曲,後來成為某位球星的進場樂,在他轉進日本職棒之時,也就跟著在日本紅起來了,甚至該隊馬上就推出了鯊魚球星商品。

鯊魚?若我們想到小孩子喜歡的動物或是圖樣,可能會想到比較溫馴的動物,但其實小孩子喜歡兇猛的動物更甚於那些牛啊、羊啊的。這首baby shark在去年疫情還沒爆發之前,大概只有25億的點閱率,可是在疫情爆發各國封城之際,整個點閱率攀升到70億。70億代表什麼嗎?全球的人口大概落在75億,也就是說平均每一個人都點閱過一次這首歌。在給大家一個實際的數據,70億次就是這首歌連續播放,要整整3萬又187年。這樣我們可能還沒概念的話,那這首歌在youtube的點閱率為該公司賺進了1.5億台幣。

這首歌這麼紅,就有人讓監獄的犯人連續聽兩小時,結果是他們受不了而情緒更加暴躁。不過這首歌在黎巴嫩卻是溫馨的被使用,原來在戰爭抗議中有孩子,當時的大人們索性將鎮暴車圍住,開始唱起了baby shark好安撫在當中的孩子們,這首歌在這個情境之下,彷彿成了抗爭中的安慰與希望。這首歌到底在唱什麼?其實很簡單,就是一個鯊魚家庭,baby shark, doo doo doo ......, mummy shark, doo doo doo ......, daddy shark, doo doo doo ......。就這樣一家三代,再加上簡單的動作,是不是很不可思議!

或許越是簡單的事物,越能夠引起人的共鳴。也或許大人的世界太過於複雜,於是轉而翻唱這看來無趣的兒歌時,卻帶動了某種程度「反璞歸真」的效果。是好是壞也許端看在什麼樣的處境裡面,連結什麼樣的情緒與心理的狀態。我們已經習慣於活在很複雜的環境中,偶爾聽聽這種真的不太需要思考的歌曲,或許可以達成某種「淨化」的效果。想想,我們的信仰生活也許在過度社會化的過程中,使我們忘記了那個最簡單的喜樂是什麼。

還記得我們自己是小孩子時候的樣子嗎?那時候的世界有很難嗎?其實也沒有,打架了、生氣了,隔天不就又玩在一起,一點小事情就可以笑到合不攏嘴,要與不要都是很直接。可是現在呢?長大的我們,還可以保有那種簡單的心嗎?耶穌說:「讓小孩子到我這裏來,不要禁止他們,因為在上帝國的正是這樣的人。我實在告訴你們,凡要承受上帝國的,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去。」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