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幻的建堂想像

上個星期去參加社區據點志工教育訓練,感謝上帝為教會開啟這扇社區宣教與服務的視窗,也感動帶領弟兄姊妹一起參與在這項事工當中。福音的宣講很重要,也給我們很棒的學習功課,一方面是我們自己要很清楚福音是什麼,另一方面是幫助我們了解所謂傳福音的進入,有著許多不同的樣貌。當然我們都很期待人們可以認識耶穌,但在這之前,教會可以成為來到我們當中的兄姊生活裡面不可或缺的生活之時,這是我們完全始料未及的事,更是上帝在祂的教會親自帶領的明證。

這場教育訓練的講師自己也是安養中心的負責人,對於年長者的照護有很多經驗,從整個長照機制來看,教會所舉辦的社區據點真的是最基本也最初階的方式,要繼續往前就會開始面臨加倍的事務要處理,像是場地、人員、設備,最困難的可能就是所謂專業人員的進駐了。上個星期有接到一通電話,來電詢問教會是否有據點,也詢問教會是否能夠作為失智者照護地點。跟電話那頭的同工分享教會目前的據點模式,但也知道現階段要來照護失智長者,就真的超過我們目前能力所及了。這不是信心的問題,而是很實際面的窒礙難行,但這不意味著就完全放棄,而是讓我們可以去想,據點的一下一步可以走到哪裡去。

在聆聽課程當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分享,是跟教會建堂有關的。講師在介紹照護機構以及集體住宅樣貌的時候,就提到了教會興建禮拜堂的前景。他說到教會若是建造禮拜堂,可以把長照規劃進去,特別是高樓層的建築體,教會使用的空間在樓下,而樓上就可以興建成集合住宅。讓年長者入住,而且管理可以與專業的照護中心合作。講師說到像這樣的住宅已經是很多建商在嘗試的社區型建案,就提到淡江大學旁邊的「潤福新象」,以前讀書的時候這棟大樓就在學校旁,後來才知道原來這是一棟專門給年長者居住的安養大樓。

以前對於禮拜堂的發想是體育館,就是禮拜堂的建築體要有涵蓋一個體育館的大小,至少可以容納一個綜合球場的大小及高度。為什麼?因為有體育館就可以讓社區民眾來運動,甚至組成不一樣的球隊,對於年輕學子更是一個安全又舒適的運動環境。我們的教會建築體即使有在為社區福音事工設計,但仍然太以我們自身使用為目標,而且都要蓋得很「教會」。 講師所提的這樣的集合住宅,若在教會建築體當中,真的就是一個對社區開放的教會,畢竟,老年化的社會已經是進行式了,在將來只會進入超高齡社會,那教會要如何來因應呢?當然啦,前提是自己的土地要夠大。

或許,這樣的想像就是刺激我們若有建堂的機會,這個空間的考量要以什麼為基準呢?或是要如何為未來來準備呢?求主帶領、開路!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