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 意 練 習

《刻意練習》這本書的作者認為天才和庸才的差別不在基因、不在天分,而在於「刻意練習」。這句話或許大家會同意大概90%,畢竟基因跟天分還是會有所影響,就像有絕對音感或是對於空間概念相對敏銳的人,在從事音樂、設計、藝術等的工作時,在同樣練習的程度之下,的確會顯出差異的。但這句話,應該也不是在否定基因、天分等的不可控制之力,而是在於鼓勵人們透過「刻意練習」其實是能夠把一件事做好的不二法門。

所謂「熟能生巧」應該也是相同的道理,這是我們從小就知道的,要能夠「熟」就在於付上練習的代價。很多時候,我們遇到我們不是很熟悉或是不在行的事情,第一個想法可能是「好難喔」、「我不會」,而不一定是想說「那來好好練習」、「我可以試試看」。第一年開始要寫文章的時候,那時分派到教會去,而牧會的學習功課之一就是每週產出一篇將近2000字的文章。在那個狀況之下,沒有任何理由或藉口說「不會」、「不要」,因為教會的所有全職傳道同工都是如此,過去也是如此,就這樣硬著頭皮開始寫文章。第一篇幾乎想了我一整個禮拜的時間,很焦慮不知道要寫什麼,雖然說任何的題材都可以寫,就是不要寫講道的內容。從未有過的經驗,要怎麼開始呢?那時還很天真地設計了四週四個主題,就這樣持續了半年左右。

現在依然持續每週寫文章,當然中間一度覺得有點累了,就休息了一段時間。目前是維持每週1000字左右,好像可以說是比以前稍微退步一點,一開始也是想說讓自己輕鬆一點,但發現字數越少又要講到重點,還真的是比字數多還要難的一件事。這幾年也沒有以前主任牧師的規定,還是自己告訴自己不能停下這樣的操練,有的時候可能沒什麼重點,但重要的是這「刻意練習」的結果,卻是從以前產出一篇文章要一週的時間,到現在可能一個小時或更有靈感一點的30分鐘就可以完成了。

在我們生命受限的現實裡,能夠讓我們有所進步與成長的,可能真的就只有透過「刻意練習」一途了。再強大的基因與天分,也是要透過操練而達到爐火純青的地步,一步登天只是空夢。在我們的信仰生活中,或是我們與上帝的關係,有什麼是我們必須要「刻意練習」的嗎?關係不會自動變好、讀經也不會這樣就懂了、禱告也不是一蹴可幾的,更何況那服事的事。但其實這個過程是很辛苦的,寫作的靈感、文字的洗鍊、論述的邏輯,這些都是在練習中不斷發掘的,可是常有痛苦想放棄的時候,不敢說寫得有多好,但至少努力過了。

信仰是需要「刻意練習」的,給自己一個機會,這個小小的原子習慣,會帶來豐富的改變。上帝的路必會更加寬廣!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