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還留下

前一陣子因公眾人物引起的話題:「我為什麼不信基督教」,好似回應了日前福音機構出版的雜誌所探討有關「離開教會」的議題。前幾天也跟好朋友聊到這個話題,想想自己其實也曾經離開過教會,當時因為升學,再加上有一種不知道為什麼要去教會的困惑,就一段時間沒有參加主日崇拜或是團契聚會了。離開的理由每一個人不盡相同,人來人去,好像也是信仰群體很常遇到的現象,但「離開」真的有這麼多的討論空間嗎?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會知道真正的原因,因為我們常訴諸「外力」的因素,像是教會很亂啊、權力啊、人前人後之後的。可是這些包裝在外面的理由,是否能夠被看見「內在」真正的理由呢?

之前跟一位信義會的同工在討論,有關一間算是滿大的華語教會的牧師所談到的,他說他們教會在社會議題上堅持走的路線,並沒有讓教會的年輕人大量出走。我們對此現象就感到很有興趣,因此我們的共識其實不是「離開」,而是為什麼留下。如果在社會議題相對保守,甚至被社會認為是「反智」的信仰群體,難道其中上百位的年輕人都是反智嗎?但面對這些教會實況,他們依然繼續在教會委身、聚會,那這又會是甚麼原因呢?

離開很容易,留下會不會是相對困難的呢?但離開是指甚麼?離開所謂的組織、團體、制度?還是離開上帝?說一句有點諷刺的話,如果有人因為渴慕努力追求認識上帝,但後來發現這位上帝根本不可信,那這樣的人或許才是真正有資格說「離開」的人吧。這樣說的意思是生命對上帝的追求是否認真到這樣的程度。但認真到這樣程度的人真要離開上帝應該也是不容易吧。在教會稍有不如意就揚言離開,或是覺得沒對自己的味就選擇離開,這樣的例子我們不是沒有經歷過。

記得以前在教會要預備華語禮拜,那時跟牧師起來很大的衝突,甚至很生氣地甩了牧師館的門。那時就想教會不是說要關心年輕人嗎?但怎麼想法都是被反對的呢?後來華語禮拜開設了,卻又因為使用場地的衝突被調整到隔壁的副堂,更是不爽了這樣的決定。一整個萌生出走的念頭,事實上也是故意的有遠離了教會。日後回過頭來仔細想想,這些衝突跟上帝一點關係都沒有,都不是真正發生在「上帝」層面的問題,都是自我成就的問題。

無論離開或是留下,沒有對錯的問題,只是我們需要更深地思考這些問題。是關乎「為什麼」、「如何」的問題,我們常常會說:「我們只是離開教會,沒有離開上帝」,但卻發現多數的人離開就是連上帝都離開了。反過來,上帝為什麼這麼容易就被離開呢?這或許才是我們必須要認真面對的課題,上帝不該作為我們離開與否的藉口,而是好好想想,上帝的信仰能讓我們留下委身到甚麼樣的地步!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