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信 不 足

「日落的時候,凡有病人的,不論害什麼病,都帶到耶穌那裡。耶穌按手在他們各人身上,醫好他們。」(路加福音4:40)

有的時候我們對於疾病得醫治的想像是不是超過了經文所要陳述的意義與詮釋。基督徒的信心在這些事情上的認知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與功能呢?有的時候我們會用訕笑的方式去觀看其他宗教信仰內的「迷信」行為,但我們透過信心所表述的很多信仰事宜,是不是根本上也就是一種迷信呢?只是我們不願承認我們只不過也就是如此一般的信眾而已。

相信大家可能都聽過這樣一個喻道(諷刺)故事,故事是說在一個小鄉鎮(地點可能有不同版本)發生了大水,座堂的牧師爬上屋頂上等待救援。這時有居民的救生艇經過要牧師趕快下來一起逃難,但牧師說上帝會來救我。就這樣連續幾次有居民經過那邊都要牧師一起離開,但牧師堅持上帝一定會來救他。結果這位座堂牧師就這樣在等待中溺斃於大水之中了。之後牧師見到上帝,就問上帝說:祢怎麼都沒有來救我?上帝回答他說:「我派了好幾次救生小艇從你身旁經過了啊!」

這個故事當中的牧師可以說很有信心,但我們能不能也說其實他在試探上帝呢?但重點來了,這信心的表現應該要漲成什麼樣子,他才會確信是上帝出手救他了呢?從天上掉下來一艘船嗎?從天上有一隻手把他提起來嗎?在大水中有一雙手包覆著他嗎?還是那些居民很心急又大聲地呼喚?

「迷信不等同宗教,但宗教一定帶有迷信的成分」,這我們可以接受嗎?在Random Hous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字典中將迷信定義為「一種非建立在理性與知識的信仰」。這個定義應該是最符合我們一般對於迷信的理解。但話說回來,相信超自然的力量就會是所謂的迷信嗎?基督徒在尋求上帝,期盼可以更多認識上帝,但在認識上帝的過程中,帶著人自己的喜好與想望,好像又是無可避免的,這樣的話我們又要怎麼在信心的道路上站穩腳步,又面對生活中許許多多的挑戰呢?

在信心的學習上,若我們加諸了過多人的因素,是不是意味著我們逾越了上帝的界線。將信心的宣告作為定心丸來掩飾許多應該要有所回應的事件,會不會我們就像這故事中的牧師,以為是信心的展現,其實錯失了每一次上帝已經出手的事實。信仰尋求了解,在理性與知識上的回應並不會削弱上帝的權能,反倒是讓我們更多體會上帝的全知全能,展現在讓我們可以經歷的生命之中。

那艘在大水中的小艇,就是上帝出手的恩典,但,你相信嗎?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