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好的契機

這禮拜收到了一則讓我感動又有有點驚訝的訊息,是一位以前一起服事的同工傳來的。在幾年前因為一些服事上、關係上的互動有些誤會,可能彼此都有些委屈,我就沒有再聯絡了。前兩天手機傳來訊息聲,打開來竟然是這位同工傳來的,當下真的有驚訝到,打開來看其實就是一句聖誕問候,但這句問候卻承載了很多的溫度與力量,我也快快地回覆了平安的問候,以及小小的講一點彼此目前的狀況,最後,還是傳了一句道歉的話給對方,為過去不成熟的斷絕聯絡而道歉。

或許就如同這位同工跟我說的,萬事都有其時間,傳道書裡面所說的:「......哭有時,笑有時;哀慟有時,跳舞有時;......撕裂有時,縫補有時;靜默有時,言語有時;喜愛有時,恨惡有時;爭戰有時,和好有時。」讓我想起來以前大學期間與團契一位學長的互動,在學長的言語之中受到了傷,即使他是開玩笑的說,但對那時才剛進入團契服事的我來說,卻是很受傷的狀況。那時團契輔導就要我去跟這位學長說,要好好的去「和好」。那時我聽輔導的建議就去跟學長說了,當下雖有道歉,但我發現其實內在並沒有因為這樣「和好」的行動而完全好起來。

現在回想起來,應該是那時並沒有所謂的「時間」去沉澱所發生的事,對於害怕關係與衝突的我來說,這樣的和好鼓勵或許成了另一種強迫。走過了曾經的歲月才會知道在那個當下,也許不要這麼快就去說出來會比較適當。生命的「時候」會在哪裡?因為那個「和好」只是處理了彼此的互動,但其實沒有處理彼此生命中需要去面對的問題。曾聽過關於饒恕的課題說「放過別人就是放過自己」,想想這句話或許應該要反過來說「放過自己才會真正的放過別人」。

關係的斷裂有的時候需要做的功課,不一定一開始就是和好,而是自我內在的整合。我們自己在生命成長過程中的「長大」與「關係」,都會影響我們與他人的互動,這是很真實的,只是我們並不一定會如此去察覺。就像過去學長說的話,沒錯那是一句帶著刺激的玩笑話,但對聽者的我來說,那關乎了卻是內在小孩對於「肯定」的長期失落。當然,這裡的分享不是在說刻意傷害的那種,也就說當自己面對內在小孩的課題被處理了,在關係上的連結與互動就不會再受到類似的影響。又或是我們討厭一個人,其實並不是因為對方真的完全就是令人厭惡,而是我們討厭那個自我形象低落、自卑的自己。

待降節的信息是什麼?歡慶聖誕若只是這些外在的歡樂氛圍那就太可惜了,等候救主意味著在我們所身處的「真實」中,去思考我們生命的樣貌,很多時候我們其實不需要「歡樂」,而是需要「沉靜」。千萬不要忘記,耶穌來,是來攪動我們的生命,而這樣的攪動,多數的時候不是歡樂的,而是難受的。待降節,是讓我們好好預備自己,去迎接耶穌帶來的「爭戰有時,和好有時」。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