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 懼
作者: ygchurch 日期: 2023-07-15 23:36
面對「恐懼」我們可以做些什麼呢?像是這種技術上可以克服的,自然會有不同的協助方式去應對,像老師分享說關於背譜他會大量地聆聽這曲子,然後在可能無法碰觸樂器的形況下就讀譜。我想對所有音樂人來說,這應該都是很自然且正常會使用的方式。但這可能解決的是「背」的問題,對上台的恐懼可能也沒有需要另一種方式。如果有些恐懼,並不是技術性的、或是累積經驗
就可以處理的,而是關乎自身與他者的連結,那這樣的恐懼要如何去面對呢?
沒有被排除的恐懼,可能會慢慢變成另一種巨獸盤踞在我們的心中,然後我們會給予這隻巨獸溫暖、甜蜜的稱號,進而依附在其中。舉個簡單的例子,我們常聽到說驕傲的背後其實是自卑,因為自身過度缺乏自信,因此慢慢地就養大了驕傲這隻巨獸,然後我們會依附在裡面,用這樣的方式去面對世界,但我們並不會承認這是驕傲,更不會承認這是因為我們內在的缺乏導致。然而,這其中的「恐懼」是什麼呢?害怕讓人知道我們的不足與缺乏嗎?還是在這狀況中,我們曾經因此而遭受冷落或是嘲笑?
神學家卡爾巴特說到:「復活的概念告訴我們這意味著什麼,這意味著人的一種所是、所有、所為,這種所是、所有、所為與人至今為止的、與一切可能的所是、所有、所為的關係猶如生與死的關係。我們的存在開始處於一種黑白分明、不可更改的非此即彼的局面,我們的存在進入了它不可能的可能性的領域。」從這個角度來看,面對我們的所有、所是、所為,「在耶穌基督身上出現一種有理的、得救的人,一種生氣勃勃的善人,一種新世界的新人,他在門口要求進入我的存在,成為我本身,成為我存在意義上的自我,成為我在上帝中的我,所以不能『等』我片刻。」
我們養大的巨獸會不斷吞吃我們,也會開始啃食他人。作為基督徒的我們宣稱是上帝的子民,是領受恩典的百姓,我們更可以去察覺面對恩典,不單是領受,更是服從。一種立即性的、即刻的、沒有遲疑的。因為基督徒的名字意涵了上帝自由帶來的神蹟、創造與開端。然而,復活來自進入死亡最深的恐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