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眼光的新

之前有提到接到新眼光寫作的邀請,就繳交了試寫的稿件,後來有收到審核通過的通知,就在過去的這一週參加兩天一夜的寫作訓練營。原本想說就是去參加,原來在期間會收到試寫稿件的審核評閱,就好像以前在神學院畢業講道也有講道評閱,打開來看後頭腦卻是一片空白。

在看的同時,隨著一字一句的閱讀,耳朵發紅的溫度也越來越高,不是緊張也不是害怕,而是一種「天啊!原來寫的這麼糟糕」的感覺。在那當下,好像自己以為這麼多年來的書寫都付諸流水。一邊看一邊回想著自己交出去的稿件,頭腦就像是電腦一樣地翻閱就檔案,把那兩份word檔打開,想著到底是寫了些什麼,而這些評語是在說那些地方。發現在那當下,開始有種「抗拒」的心理,然後在心裡告訴自己,新眼光不就是要「新」嗎?對於經文的詮釋與理解,是已經都散布在無論是對處境的回應或是時事的觀察,嘗試思考的方向好像不是正確的方向,還是這些文字沒有被看懂呢?

接下來的時間雖然大會安排的是參訪,但自己卻一直在思考著這整個過程的拉扯。或許總認為自己的思考跟文字還算是有邏輯性,而且也花許久的時間來準備,過去在學校的畢業講道評閱也沒這麼波動的感覺,但這次卻有比較深的起伏,想著是不是自己也已經到了「不能被評閱」的階段嗎?這抗拒的心理到底源自哪裡?對了,應該就是「驕傲」吧!

自負於對經文總可以想到很多很有趣又所謂「新」的思考,也對經文的敏感度夠高,甚至在某些想法之後發現跟註釋書寫的很類似。也許文字不是最洗鍊,但思考卻還算是有把握。但經過這一次的經驗,像是狠狠地被打了一棒,這無法得知評閱者的評閱,著實可能反映了真正的受者,對於這些內容的無法理解以及過於跳躍,很像是沉浸在自己思考的喜悅裡,但無法發現真正聽或是看的人到底是如何理解文字所呈現的核心。

或許我們都以為拆毀容易建設難,但事實上,拆毀是難的,建設反倒是容易的。當我們在人生中建立起來的許許多多,無論是有形的價值又或是無形的體系,都會是我們自己引以為傲的資產,甚至可以說是我們建立起一道又一道的防衛保護系統,我們生活在這我們都認為的安全舒適圈裡面,不容許任何一丁點的失錯。或許吧!沒有人想要聽到批評,但這才是真正的學習,在許多不同的聲音裡面,重新拆毀又建立。

人站在陽光下,是刺眼的,但卻無法躲進自己的陰影裡。這突如其來沒有預期的刺激,還真是有趣又值得的歷程。新眼光的新大概就是這個意思吧!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