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造的雜想
作者: ygchurch 日期: 2024-04-27 22:07
這跟原本對創造敘事的理解有很大的不同,創造敘事當中的「秩序」是被凸顯出來的主題,畢竟當我們想要透過科學的眼光去探究每一天物質的起源的時候,不免遇到了科學與文本之間難以協調或是解釋的衝突。但從秩序的角度來看,在第一章第1節開始陳述的「大地渾沌幽暗」就代表了沒有在秩序裏面,而上帝就開始了創造之工。這只是整個創世記到11章以前的序曲,主旨在向世人介紹這是怎樣的一位上帝。若加上這一個宇宙論的觀點來看,或許可以更幫助我們用一種更加宏觀的角度來理解創造敘事,而不是很鉅細靡遺的聚焦在物質世界的爭論當中。
創世記的文本幫助我們認識創造的上帝,當然也幫助我們來認識我們自己。按著上帝的形象所創造的我們,這不只是告訴我們身為人的種種,而是強調了我們與上帝之間的連結與歸屬。這是上帝自己臨在的殿堂,整個世界的脈動都與上帝自己是有關聯的,從這個角度觀看我們人自己,所謂的渺小談論的就不會只是創造與被創造差異,而是談論我們身為人的樣貌。當我們失去對自身的理解與看見的時候,我們自然就無法體會謙卑與捨己的真正意涵。若果上帝實在不需要聖殿居所,又何必指示大衛家這建造殿宇之事?從創造開始,就讓我們進入到上帝的世界空間裡,及至我們閱讀到我們是聖靈居住的殿,在在都向我們陳明了以聖殿敬拜為思考的方向。
人的敬拜是什麼呢?又或是說當我們在談論敬拜,是要談論什麼?最近嘗試在臉書上問些信仰的基本問題,雖然不一定都有臉友會回應,但其中就會有些很簡單但很值得思考的面向。像是「相信」就有福,所以只要相信就好?那有福是指什麼福?像這類的問題看似簡單,但一點都不簡單,因為這牽涉的是上帝本質以及人生命樣貌的問題。就本質上的認識而言,更加地廣泛與深刻,會是幫助我們的回應回到初衷。反之,當我們其實不太在意某些很基本的信仰功課的時候,某種程度可能意味著我們必須要更多思考我們宣稱所信的。畢竟,這是很基本的連帶關係,大概很難單向又無所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