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 去

最近去誠品書局找書,突然發現找書的樂趣,站在書架前,從最上排的書層這樣一層一層地瀏覽看看能不能發現要找的書,然後看著每一本書很不一樣的書名,就想著這些書名好像都可以用來當作證道講題題目的參考。記得以前在神學院的時候,遇到老師在學校的最後一次禮拜證道,他用的題目是「謝主隆恩」,就覺得很有意思。當然一方面是在經文中看見上帝拯救的恩典,另一方面是因為老師就要離開學校了,這是他臨別感恩的回應方式。

如果離開是人生必須要學習的功課,那我們會想要用什麼樣的方式離開呢?「揮揮衣袖不帶走一片雲彩」,會是一種毅然決然的灑脫嗎?聖經說「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這常常被用來做為婚禮的經文,會不會真正的功課不是「結合」,而是「離開」。孩子要離開父母,同時父母也應該要離開孩子,這個社會讓我們看見許許多多的家庭問題都是因為「離不開」,這稱為媽寶的成年人不正是因為原生家庭都沒有好好地把「離開」做好,以至於太深刻的結合到容不下更重要的親密關係。離開被塑造呵護的樣式,成為真正的自己;離開被愛限制的控制,成就真正的個體。

聖經說「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我們好似離不開這個世界,在聖與俗的交集裡,信仰要求我們要是「聖」,但我們卻常常是「俗」的,但,這難道是完全無解的區分嗎?上帝要求我們常常親近祂,但我們卻常常離開祂。這不是特例,因為過去的以色列百姓到現代社會的我們都在證實這件事。這是我們生命最難的功課,離開老我趨向新我是成聖之路的必要條件,很可惜的是我們都還是喜歡原來的舒適圈、安全感。我們必須不斷地穿上自我樣貌的裝扮,好使我們可以抬頭挺胸地確認自己的價值,即使我們深知這是與上帝背道而馳的方向。無怪乎耶穌要告誡著說:「當揹起自己的十字架來跟隨我」。

人的出生是離開,離開孕育生命的母腹;人的最後一刻也是離開,離開我們努力活著的世界。有人歡喜、有人憂;有人盼望、有人驚恐;有人預備、有人失措。傳道書的「時」在在都提醒了我們,在分合離別中我們都會發現新的自己,也會看見更多的可能性。這是上帝藉著耶穌基督給予我們生命的祝福,一天新似一天會是真實可見的,因為我們都在「離開」的集合中成就彼此的生命。生命的呼召就是離開的過程,亞伯拉罕離開了本族本家到上帝要他去之地,需要理由嗎?或許我們會說那是信心,若可以成就更美的未來,何嘗不可?

勇敢地離開,想想,有甚麼是我們可以勇敢這樣做的?毅然決然地捨下,更美的將來耶穌已經應許了,即使未見,以馬內利依然信實。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