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田的呼喊

不知道我們有沒有想過,言說「宗教」、言說「信仰」,可能是一種限縮概念的過程,甚至把上帝信小了。現代社會,尤其是西方,已經把「宗教」視為一個融貫的系統,有強制性的信念、制度和儀式,集中於一個超自然的神,其宗教活動主要是私底下的,而且與「世俗」活動完全隔離。(『血田:宗教以及暴力的歷史』,p12)但事實上,在古老的國家或是社會,並沒有一種對於宗教的概念的描述,更多的是認為宗教是關乎整個社會、文化、道德等等的生活面向。甚至連猶太塔木德導師也都會覺得沒有辦法用單一的詞彙來表達所謂的信仰。(摘自『血田:宗教以及暴力的歷史』)

我們的聖經告訴我們,「上帝是忌邪的上帝」,這談論上帝本質性的要點,若是放在人的身上,可能就會是引致衝突的開始,就如同當我們相信「上帝站在我們這邊」的時候,其實就是排他與壓迫的開始。也就是說,到底是上帝站在我們這邊,還是我們靠向上帝那邊呢?歷史明證人類比較喜歡的第一種:宣告上帝站在我們這邊。因為如此才能合理化我們所有的壓迫行動,因為,這是一場「聖戰」。這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當人們會說著宗教總是勸人為善的時候,事實上宗教可能是戰爭與衝突的根源。

最近這一週應該會在路上看到很多「拜拜」的活動,在我們的社會風俗裡面,這關乎「宗教」的議題引領著多數人的生活形態與儀式。但作為基督徒的我們會怎麼看待這些事呢?是衝突?還是理解?在這種時刻我們更是容易都認為上帝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所以對於這些「怪力亂神」的事情大力撻伐。事實上用了這個詞句也已經帶著價值判斷的準則在裡面。而在我們的用語宣稱這是「屬靈爭戰」,或許就是一種「以神之名」的討伐。

還記得清教徒那動人的跨海歷史嗎?根植於應許之地的大量移民者,帶來的的卻是另一個世界與國家的開始,卻也帶來對於種族、土地的壓迫,那我們又要如何宣稱這是一段可歌可泣的移民史呢?也就是說,當年的清教徒們離開了過去腐化的教廷控制,依然無法脫離世俗的綑綁。他們甚至認為佔領沒有利用的土地是合法、合理的,即使這些土地在原住民的手中具有極高的價值與意義。這個歷史跟我們有甚麼關係呢?不要忘記了,那感恩節也已經強勢地佔有一席之地。

創世記的第一個暴力事件因何而起?這一對兄弟之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呢?真的只是因為忌妒嗎?還是他們都認為上帝應該站在他們各人那邊呢?被殺害著的聲音到達了上帝那裡,而殺戮者的吶喊卻迴盪在我們耳邊:「我豈是看管我兄弟的嗎?」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