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 程 21

腓立比書當中提到:「這不是說我已經得着了,已經完全了;而是竭力追求,或許可以得着基督耶穌所要我得着的。弟兄們,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向着標竿直跑,要得上帝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腓3:12-13)保羅借用當時在希羅社會中很盛行的運動會中跑步競賽的場景來描述他回應上帝呼召的職分。保羅用他自己的生命來回應上帝的恩典,就像是賽跑一樣的,努力不懈地朝著目標前進。

聖經裡有很多生活面向的比喻或是象徵,無論是在福音書耶穌的講論或是保羅書信裡面提到的論述,都跟他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很多時候我們不太容易明白,是因為在我們的生活裡面,不一定會有這些比喻的物件。像是耶穌說「鹽若失了味」,在我們的認知裡面,鹽怎麼會失去味道。這是因為我們使用的是海鹽,而他們當時常用的是岩鹽,都是鹽,都存在的特性不一樣,自然就會有失去味道的可能性。保羅說的向著標竿直跑,聽起來好像很容易,但若放在真正的賽場上,就會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運動。

上個星期跟教會請休假,因為要到台南參加人生第一次的21公里半程馬拉松比賽。在一月份的時候有參加過10公里的馬拉松,算是一次的練習及預備,但這次參加21公里卻有著不一樣的感受。在這之前的練習量大概是5-6公里,再開跑前其實一直很擔心會跑不完,但這個公里數跟關門時間,大家都說用快走的也都走得完。但自己心裡想,既然參加了就要盡量用「跑」的完賽。開跑之後差不多來到14-15公里處,小腿就開始隱隱要抽筋,就間歇性地邊跑邊走。到了17公里就真的抽筋了,只好先休息用走的舒緩肌肉的過度使用。直到最後20公里就忍著要把最後一公里跑完,總共花了3小時多的時間,在關門限制時間內完賽了。

這場賽事伴隨著台南古都的風光,從清晨的暗夜到陽光普照的炙熱,在揮灑汗水與美味補給的交織中,不敢說有多麼壯麗,但至少堅持到最後。在這過程中包含了身體、意志、頭腦的交互作用。其實自己是個還算滿容易放棄的個性,因為覺得也沒什麼大不了的,但同行的叔叔問我說完賽了什麼感覺,我只回答一個字:「爽」!就是一種很暢快的感覺,即使跑完覺得雙腳不是自己的,但心裡的愉悅是很舒服的。意志告訴頭腦要繼續,頭腦告訴雙腳要撐住,雙腳也會以實際的緊繃回饋快不行了,就這樣的交互中堅持回到出發點。


回到台北好好想想那短短的三小時,好似可以有一點點體會保羅說的向著標竿直跑,但更體會保羅沒說的過程,獎賞不單單是一塊獎牌,而是生命的喜悅與富足。繼續預備,期待下一次的21公里。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