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專的日子

從神學院畢業到教會服事,受到主任牧師指派,開始參與在教會聚會的科大大專團契。早期教會因為看見鄰近的台北科技大學學生的需要,就開始了關懷與接待的服事,漸漸地就成立團契,進一步擴展關懷幾個不同的科技學院的學生,組成科大聯合團契。在參與大專的服事中,也成為團契與教會之間的橋樑,資源共享、彼此協助,像目前教會的華語禮拜司琴、陪讀班課輔老師,都是邀請大專學生一起來協助,也有畢業生繼續在我們當中一起服事與敬拜。

回想自己在大學期間參與團契的日子,真的是受到很大的激勵跟學習。像是內在自我探索的部分,這或許是個契機,遇上了很關心學生的輔導,他也察覺了自己生命很需要調整的層面,就在大學期間展開一段深刻的生命探索旅程。面對原生家庭的課題,處理自我人際互動的盲點與恐懼,過去大學每週的面談與分享代禱,的確讓自己可以比較敞開,當然,還是有很多眉眉角角個性上的議題,但這樣的「諮商」機會,也或許是大學必修的科目之一。

除了生命課題之外,在大學期間也很喜歡參加查經班。那時團契每週五有查經班,查考的經卷是針對該年度靈修營的主題經卷,對查經很有興趣應該就是那時培養起來的。除了參加學校團契的查經班以外,還是利用了課餘時間,去參加校園團契開的週末查經小組。在查經中,學習系統性地查經方法,也學習問題的思考面向跟深度,在大家的討論中可以聽到不同角度的回應,在在都是刺激思考的過程。這也許奠基了在牧會之後,在東門教會不會害怕被指派查經的服事,到現在都持續查經分享的事工。

回顧過往的生活,最重要的經歷莫過於在靈修班中的呼召決志回應獻身。以前會被問為什麼當牧師,想想這都是一連串生命經驗的累積。在營會中深受感動的獻上生命,或許可說是單純的衝動,但上帝怎麼用一個生命卻在長久的時間預備中逐漸明朗。回過頭來看,決定放棄轉學考繼續留下來讀書,在學校團契遇到輔導的諮商開始,接著對聖經的興趣,再加上課業的瓶頸與失敗,讓自己不會天真的以為獻身是理所當然的,也不會以為自己在這麼高度的團契操練經歷後,就是一定要走這條路。

感謝上帝帶領過去在大學的生活,有成長也有失敗,有歡呼也會跌倒,上帝恩典的足跡卻如豐富的脂油,滴滿了每一步伐。從2009年畢業到現在,陪伴大專中心服事的15年裡,的確也會看到我們自身的軟弱以及需要突破的盲點,也幾度萌生要退出的念頭,也深覺自己能做的非常有限,但想到自己怎麼被接住,就依然持續地參與。學生們在我們當中成為幫助,我們也作為大專的支持,上帝國度的樣貌,就在我們彼此的連結裡被見證了。

評論: 0 | 引用: 0 | 閱讀: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