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鯊魚寶寶

你知道在去年全球youtube點閱率創下歷史新高的歌曲嗎?聽到這個提問我們可能想到的會是某一膾炙人口的流行樂吧!沒錯,原本最高點閱率地的確是知名拉丁樂手的舞曲,但後來卻被打破了,是什麼歌呢?就是「Baby Shark」,一首由南韓教育公司Smart Study所製作的兒童歌曲。這首歌曲厲害之處是後來有知名音樂人翻唱,更是美國職棒國民隊球奪冠遊行的歌曲,後來成為某位球星的進場樂,在他轉進日本職棒之時,也就跟著在日本紅起來了,甚至該隊馬上就推出了鯊魚球星商品。

[閱讀全文]

教改之路

每年的10月31日在基督宗教的歷史中,設為「宗教改革紀念日」,這是因為馬丁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於德意志的威登堡張貼了《九十五條綱要》,明言了對當時教廷腐化、墮落、錯誤的種種。這應該是我們都算熟悉的所謂新教的開端。當然,在當時候的宗教改革也不是只有發生在德國,在歐洲的其他國家也都發生著。宗教改革帶來了新的變革,當然也帶來了新的紛爭與壓迫,這應該也會是在這個紀念日當中需要被檢視的歷史,像是「反猶太」的思想就在後來被深化且作為戰爭的利器了。

[閱讀全文]

在死裡活著

這禮拜看到一篇文章裏面有一首詩,覺得很有意思,其詩歌的意思是這樣的:

這是多麼美好的一天啊,
沒有悲傷容身之處,
在今日我們從知識酌飲一杯飲信任的酒,
我們不能單靠著麵包和水而活著,
就讓我們從上帝的手接取些許的食糧吧!

[閱讀全文]

一分鐘說耶穌

前幾年很流行「幾分鐘看電影」這樣的youtube影片,因為有位影片創作者用這樣的方式將很多電影濃縮放在網路上,讓人們可以透過簡短的介紹知道電影的劇情。不過,那時因為涉及到電影版權的問題,所以該創作者被點影公司提告了。目前這樣的影片在網路上還是看的到,多數是已經看完電影的「類影評人」將電影的劇情分析出來,也分享一些在影片中的彩蛋等等。對已經看過該電影、影集等等的人來說,可以透過這類介紹回顧一下可能沒注意的部分。對還沒有看過的人,或許可以增加點吸引力。(不過,這類分析影片都有劇透,要小心服用。)

[閱讀全文]

魷 魚 遊 戲

最近最火紅的影集應該就是韓國的「魷魚遊戲」了,其實這類的生存遊戲的劇情這不是第一部,像是在日本有「今際之國的闖關者」,在美國有「飢餓遊戲」。生存遊戲的劇情基本上都是有一個強大的主宰遊戲機制制定者以及被選上參與遊戲的人,他們必須要在遊戲闖關過程中盡力留下來,基本上劇情的設定就是一個必須要互相殺戮才能活著。最後留下來的人可以享有跟遊戲主宰者一樣的財富、位置等等。所以生存遊戲的劇情基本上都在反映真實社會裡面牢不可破的階級實況。不過有意思的是,像是魷魚遊戲或是飢餓遊戲,都會鋪上最後出現反抗者的劇情發展,也是在反映現實社會的反動情節。

[閱讀全文]

說繪本玩故事

這個星期完成了繪本故事初階訓練。會去參加這個訓練的初始是以前在長青認識的學長,轉職到一間專門針對年長者的小眾雜誌社工作,而他的太太在從事有關繪本說故事的工作。他們將這兩者結合在一起,發想了原本繪本是針對兒童的,開始將繪本故事應用在年長者的陪伴與團體活動中,因此開始了這樣的訓練課程。

[閱讀全文]

多事之秋

人家說「多事之秋」,小的時候以為是因為進入秋天的季節,會比較有事情發生。讀書後發現原來是整個相反的意思,是指著發生很多事情的時節。「秋」,是指年歲、時期,這個成語最早出現是在唐崔致遠《前宣州當涂縣令王翱攝楊子縣令》,裡面說到:「況逢多事之秋;而乃有令患風。」原來的意思跟使用多半是政治性的,在說國家處在局勢不安定、事端多起的時期。在我們很熟悉的水滸傳或是封神演義當中,都有用過這個詞來描述當時國家政治的不安狀態。這樣來看台灣的話,好像一直都處在這樣的狀態,不只是外在的,內部的紛擾就已經足夠讓局勢不穩定了。

[閱讀全文]

不 進 則 退

上個星期璨樹颱風來襲,在星期日停班停課的考量之下,上個星期六可說是舉棋不定,一方面因為外派講員需要重新協調,另一方面也在想這個狀況之下的因應之道有哪些?在這過程也問了附近教會的處理方式,大部分的都是以「颱風應變小組」,就是將服事同工減到最少,並且採用線上直播的方式。這大概是疫情時代所帶來的巨大變動,在以前可能不會想到主日聚會需不需要暫停或是換方式,就是一種風雨無阻的概念。但在網路加上疫情的影響,主日聚會的形式及不變性已經被打破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