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上 帝 說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於是上帝就把光和暗分開。上帝稱光為「晝」, 稱暗為「夜」。 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一日。

上帝說:「眾水之間要有穹蒼,把水和水分開。」 上帝就造了穹蒼,把穹蒼
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分開。事就這樣成了。上帝稱穹蒼為「天」。 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二日......(創世記1:3-31)

[閱讀全文]

恆常中的新意

這個禮拜衛福部公告了秋冬防疫生活規範,在八大場所戴口罩的規定請大家若有出入都要切實執行,當然也包括了教會聚會與禮拜,諸多不便敬請見諒。在這段不容易的時間裡,繼續禱告求上帝憐憫,也讓我們做好每個人該盡的責任。

[閱讀全文]

莫 忘 初 衷

這個禮拜的據點課程有新朋友加入我們當中,感謝上帝讓在我們當中的兄姊很有收穫,可以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參與。又到了年底了,表示到了我們在教會日常生活中,回顧感謝過去與展望未來的時刻,或許作為牧師的職責就是把這些事情都整理完成,思考新的方向與異象。老實說,排除掉信仰的部分,真的還滿像是CEO的,要去評估整體的「資源」與「戰力」,用一個經典的企業經營模式SWOT來說,就是我們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是什麼。

[閱讀全文]

出 路

從中秋節過後在祈禱會中就一直感覺沒有在狀況內,要怎麼說呢?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受,在那之前的祈禱會中,都會感受到有一股力量跟聲音從嘴裡要說出來,那是頭腦清楚的狀態,即使說出來的聲音非一般的文字。但在中秋過後,反而好像有一種喉嚨堵住、塞住的感覺,沒有從裡面來的力量,也沒有特別的聲音,很多時候是只有嘆息的無助。就在想是不是在這過程中太過於在意上帝以外的事情了,是不是到了所謂的「撞牆」期了呢?不禁讓自己思考祈禱會的意義、方式等等的問題。

[閱讀全文]

屬靈人的迷思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在我們中間的分享與討論。大家覺得牧師是個屬靈的人嗎?如果是的話,是為什麼呢?因為是牧師啊!還是很會禱告、查經、講道,不過牧師好像在人際的方面很弱,這樣還能算是屬靈嗎?問到這個問題可能就會有很多優點、缺點、特質等等跑出來,但問題來了,這些所謂的「條件」,是做「屬靈」的判定嗎?這個星期在教會界的新聞大概就是早餐祈禱會了,這個以「愛無國界」為目標的祈禱會,卻在某一個特定的性別議題上,顯得「愛有分別」,所以呢?祈禱會就一定是屬靈的禱告嗎?還是添加了很多人的意識型態跟政治意圖呢?我們又要如何去判定這個在教會生活中,已經被用來「定義」跟「區分」的用語,還是我們根本就不應該用這個詞去談一個人的生命,因為耶穌也不是這樣看我們的。

[閱讀全文]

建 堂 的 想 像

今天來作點夢好了,記得以前某候選人的競選標語「有夢最美,希望相隨」。 很高興也歡迎台南大同村教會高牧師前來請安,為了是教會的建堂需要,願上帝的帶領都與大同村教會全體兄姊同在。

[閱讀全文]

虛空的虛空

臉書常常會提醒過去曾經發生的事情,這個禮拜就出現了四年前的封牧紀錄。日子很快就過去了,過去的這一週結束了傳道書的查經(插話打一下廣告,還沒有參加查經班的兄姊可以來看看,討論、分享都很精彩,錯過傳道書的,不要再錯過加拉太書了喔!)。在傳道書要結束之時,「年輕人哪,你在年少時當快樂;在年輕時使你的心歡暢,做你心所願做的,看你眼所愛看的;卻要知道,為這一切,上帝必審問你。所以,當從心中除掉愁煩,從肉體除去痛苦;因為年少和年輕之時,全是虛空。你趁着年輕、衰老的日子尚未來到,就是你所說,我毫無喜悅的那些歲月來臨之前,當記念造你的主。」時間其實一下子就過去了,保握當下的喜樂與滿足是很重要的,上帝必會審問跟紀念創造的主,都在告訴我們生命真正的軸線是在上帝的手中。過去四年,有哪裡不一樣了?還是一陳不變呢?

[閱讀全文]

舊道理新觀點

這一個星期被一大堆吉卜力的照片給洗腦了,各樣的「迷因」梗圖出現在各式各樣的層面當中,就連神學生或是傳道師的生活也被作為這個題材。一開始是看見朋友貼出有關媽媽帶小孩標語圖,照片用的都是宮崎駿的動畫截圖,好像是一個叫做「第一屆吉卜力大喜利大賽」開始的,吉卜力公司釋出400張免費的劇照,讓網友們各自發揮創意,掀起一陣社群梗圖創意大賞。不過連看了幾天之後,就有一點麻痺了,想說這好好的劇照,一定要配上這些令人很有感的標語嗎?尤其看到那個有傳道師的,還真的發現以前也是這樣過來的,但好像不太會特別去注意這些被說出來的甘苦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