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從Si到♭Do的新

您想要什麼的新開始呢?最近在臉書書上看到一張圖,是一張樂譜,裡面是兩小節,每一小節都只有一個音,然後主標語是「New Year, New Me!」。第一個小節是高音譜記號中的第三線「Si」的音,第二小節是第三間的「♭Do」,請大家想想這兩個音有不一樣嗎?這是個有意思的「NEW」的詮釋,很值得大家一起來想想,為什麼要用樂譜記號且又讓人感覺這應該是同一個音的方式,來表達新的一年,新的我。

[閱讀全文]

永難忘的一天

上週講道提到已經104歲的阿嬤,在上週自己生日的當天晚上6點,在家裡床上平靜的回天家了。原本跟以前服事教會的同工一起吃飯,我們每一年都會在生日這天相聚,才坐下來點完餐,就接到電話說狀況已經很不好了,要我趕快回去。等我趕回到阿嬤家裡,打開大門,就看到在床上已經安息的阿嬤。走到床邊,摸著阿嬤的額頭,哭著叫她最後一聲。靜靜地坐在她身旁,雖然眼眶止不住淚水,心裡總是感謝上帝,自從中風以來,挺著半身不遂的身子,仍然很有毅力堅強地活著每一天,前幾個月也挺過了呼吸困難、二氧化碳濃度過高的問題。上帝接走了祂一生服事的使女,留下給我們的,是堅毅、是果敢、是慈悲、是疼愛。

[閱讀全文]

魯益士談愛

「最近再一次地閱讀C.S Lewis所寫的『四種愛』,他在這本書當中,探討了人生命中四種主要的愛的形式:愛情Eros、友情Philia、親情Storge以及神愛Agape。在這四種愛裡面,都反映了不同的人際與靈性層面。在書中的最初是談及作者一開始對於愛的理解與分別,他將愛分為「無所求的愛」和「有所求的愛」,書中舉例這兩者的差異就剛好是親子關係的對立面。無所求的愛就像是父母對子女的愛,即使知道將來無法參與在子女的未來,但仍心甘情願地為子女的未來而努力、犧牲。而有所求的愛,就剛好是孩子對父母的愛,孩子會對父母伸出雙手,是在他們感受到孤獨或是飽受驚嚇之時。

[閱讀全文]

盼望的信心

「我們處處受困,卻不被捆住;內心困擾,卻沒有絕望;遭受迫害,卻不被撇棄;擊倒在地,卻不致滅亡。......我們這短暫而輕微的苦楚要為我們成就極重、無比、永遠的榮耀。」(哥林多後書4:8-9,17)一直都很喜歡這一段經文,也很喜歡這段經文寫的詩歌『奔跑不放棄』。基督徒的盼望著實就在這樣的處境裡不斷地給予生命的養分與勇敢。

[閱讀全文]

耶穌要來了

進入12月,這個星期終於讓大家有感覺到冬天來到了。好像來到了聖誕節,就要是冷冷的天才像是12月的慶祝,畢竟我們不是居住在南半球。

[閱讀全文]

基督君王日

11月的最後一週,在教會好像已經很習慣過「感恩節」了。這個來自於清教徒移民遷徙的日子,不知道怎麼地成了教會的節期,事實上,這只是當時這些清教徒們再來到美洲大陸,接受到當地原住民的協助,一起感恩的日子。當然,若我們對這段歷史熟悉,就會知道在不久的將來,移民者成了土地的掠奪者,隨之而來的不是感恩,而是壓迫。

[閱讀全文]

運動人生

最近幾個月把游泳的習慣建立起來,體態也稍稍地改善,發現以前都要午休的習慣也改善了,反而精神都還維持住,晚上也就能夠早一點休息。最近也要開始練習跑步,希望也可以慢慢建立起慢跑的運動。也許將來有機會可以參加鐵人三項的比賽。運動之於人生相信有很多的益處,在保羅的時代,運動也很興盛的社會文化,在他的書信當中,他也以賽跑作為信仰的比喻,來談論信仰追求與跟隨的過程,就好像是競技賽跑一樣,不斷地向前邁進。

[閱讀全文]

放眼看世界

美國大選結束,當然也幾家歡幾家愁,從宗教信仰的觀點倒也是有趣,認為當選者是撒但、魔鬼、敵基督的大有人在,也有看到有人寫著「上帝將政權交在他手中一定有上帝的心意」,這些反應了甚麼呢?其實就反映了人們真的很想當上帝!是甚麼樣的看見與想法認為當選者者是敵基督呢?然後,又是甚麼樣的信心確信上帝的心意是這樣呢?我們不過都只是想當個審判者,或是以神之名的妄稱。或許,從信仰的角度來看,這樣可能也都離敵基督不遠了,畢竟,十誡的起頭不就已經告誡我們:「不可妄稱上帝的名了」,不是嗎?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