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2025.04.13受難週每日靈修

0414(一) 路加福音19:45-48

摘要:耶穌潔淨聖殿,趕出作買賣的人,說:「我的殿必作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      

思考:誰因制度性的宗教權力被排除在外?

回應:若耶穌今日進入我們的教會/內心,會潔淨什麼?哪些東西讓我們的「聖殿」不再是禱告的地方?

0415(二) 路加福音20:1-19

摘要:耶穌與法利賽人和文士辯論權柄問題、稅金歸誰、死人復活等議題。

思考:教會是否習慣自我防衛,或學習耶穌面對挑戰的方式?

回應:我們對於信仰的問題是否真心尋求?還是像文士一樣只為試探?我們是否願意接受挑戰,進入更深的真理旅程?

0416(三) 路加福音21:5-24

摘要:耶穌預言聖殿被毀、末日臨近,並提醒門徒要警醒禱告,不要沉醉貪食醉酒。

思考:教會是否過度依賴制度性結構?當結構倒塌時,信仰是否還能持續?

回應:在後疫情、戰爭、氣候危機的現代,我們如何活出不被驚嚇的信仰?如何辨識真假「末日敘事」?

0417(四) 路加福音22:7-23

摘要:耶穌設立最後晚餐,與門徒共進逾越節晚餐。

思考:我們是否願意領受那「為你們捨的身體」?

回應:我們是否也曾在「黑夜」中掙扎過神的旨意?是否願意「醒著」陪伴他人走過那段黑夜?

0418(五) 路加福音23:26-49

摘要:耶穌被捕、受審、被釘十字架並死亡,士兵嘲笑祂,旁邊的強盜一人譏笑,一人悔改。

思考:你是兩個強盜中的哪一位?我們是否能承認自己的罪?

回應:在十架下,我們是否仍尋求解釋與答案?或者能夠與那位垂死的耶穌一起進入沉默、苦難與愛的極致?

20240324受難週祈禱默想

3/25,希伯來書9:11-15

基督作為大祭司有甚麼獨特性?基督的血超越獻祭祭物的血,所成就的是甚麼?

3/26,哥林多前書1:18-31

上帝的大能與智慧是甚麼?為什麼從人的角度看基督是愚拙?而從上帝的角度看卻是智慧?

3/27,希伯來書12:1-3

信仰生命的見證為要見證基督十架的福音,在我們生命中有沒有這雲彩般的見證人圍繞?給我們的學習是甚麼?

3/28,哥林多前書11:23-26

在你的家庭彼此聚集,試著準備簡單的麵包與葡萄汁,彼此代禱與主同桌。默想耶穌為我們所捨的身體與所流的血。

3/29,希伯來書10:16-25

給自己一段安靜的時間,在基督的死亡中默想赦罪的的恩典。

3/30,彼得前書4:1-8

我們生活中有甚麼捆綁我們的事嗎?在群體中有甚麼我們可以付上心力的嗎?

2022.04.10受難週祈禱默想

4/11,以賽亞書42:1-9、約翰福音12:1-11

拉撒路的死與復活,馬利亞預備的香膏,耶穌說是為他的安葬之用,死亡的腐臭在猶大錢財的價值中顯露出來。貴重的香氣充滿屋內,我們聞到了嗎?

 

 

 

4/12,以賽亞書49:1-7、約翰福音12:20-36

「榮耀再榮耀」是為我們而說的,那一粒麥子的生命要結出甚麼樣的子粒來呢?耶穌說誰要事奉我,就得跟從我,我們是否要事奉祂呢?

 

 

 

4/13,以賽亞書50:4-9a、約翰福音13:21-32

誰要出賣耶穌?是誰?撒但可以引誘你,但你一定要附和嗎?耶穌說你要做的,快去做吧!這才是上帝的呼喚!我們聽見了甚麼呢?

 

 

 

4/14,出埃及記12:1-14、約翰福音13:1-7,31b-35

耶穌為門徒洗腳,為那要賣耶穌的猶大,為那想要全身都洗的彼得,耶穌的命令是彼此相愛,為的是使人知道他們是門徒。我們讓人知道了嗎?

 

 

 

4/15,以賽亞書52:13-53:12、約翰福音18:1-19:42

「成了!」無語、安靜、哭泣、等候、耶穌死了!

 

 

 

 

4/16,耶利米哀歌3:1-9,19-24、約翰福音19:38-42

尋求永生之道的尼哥德慕預備了沒藥、沉香和約瑟來安葬耶穌,沒有送喪的賓客、親友,只有夜裡的寂靜與香氣。

 

 

 

感 謝/呂谷風傳道

回想當年初到永吉,還是一個20初頭的大學生,在上帝的帶領因緣際會下來到這藏身在巷弄裡的教會,開始聖歌隊司琴的服事。從小在教會生長的我,習慣與會友間保持著不多不少、不深不淺的關係,除了牧家與會友間難以言說的界線以外,也好避免離別之時徒增傷悲,誰曾想一起服事的這些年過去了,永吉教會竟成了我在台北的一個家。一轉眼也快十年了,這一路上受了許多弟兄姊妹的關心與疼愛,也一同送別了幾位敬愛的長輩,從畢業當兵的日子,到當執同工的日子,一路到教會支持我就讀神學院畢業,其中當然還有我與雅穗的婚事,許許多多的大小事,感謝上帝我並不孤單,都有你們陪伴我、鼓勵我走過。

[閱讀全文]

在 光 中/ 呂谷風神學生

各位弟兄姊妹,耶穌基督已經戰勝死亡與黑暗,從死裡復活了!依照教會年曆的傳統,從大齋節期開始,到了棕樹主日後,進入受難週,我們迎來復活節。教會在這個節期中往往所營造的氛圍也是漸漸地進入人的認罪悔改,將我們的罪與生命,隨著耶穌死與救贖,一同被釘在十字架上。然後在耶穌基督復活的時候,我們的生命也將煥然一新,所以在復活節的時候,會充滿喜樂與盼望。

[閱讀全文]

信 仰 是 什 麼?/ 呂谷風神學生

當有人問我們信仰是什麼的時候,我們會怎麼回答?是一套標準或漂亮的說詞嗎?我們每個基督徒在教會週期性的參加各種聚會活動、各種禮拜,有問過自己,基督教信仰對自己來說是什麼嗎?曾幾何時,信仰對我們來說已經變成一種習慣或者說好聽一點是傳統,在我們信仰生活中的每一個部分,彷彿都有固定且不能改變的樣子,然後這樣的傳統在與台灣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種根深蒂固的信仰習慣,甚至連我們信仰最根本的依歸──聖經──也是如此,我們對聖經的詮釋,也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加油添醋了許多上述所說的傳統進去,然而我們習慣深信不疑,久而久之,信仰變成一套一套的方程式,彷彿是不變的定理一樣。

[閱讀全文]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