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冒險帶來改變

這禮拜(20日)受邀回母會婦女團契分享,因為邀請方沒有給什麼主題,要我自己決定分享的內容,就在自己的電腦檔案中看看曾經分享過哪些主題。看是有關信仰的、有關宗教的,又或是一些跟繪畫、動畫等等有關的,想說這樣的分享可以輕鬆一點,也不太確定哪些信仰功課是團契需要的,於是就決定分享自己受呼召以及牧會的生活。畢竟對這些看著我長大的婦女們,這樣的主題生命故事應該會很有共鳴吧!

[閱讀全文]

故 事 人 生

最近投稿校園雜誌有關動漫靈修的文章已經出刊了,刊載在校園雜誌2024年7-8月月刊,有興趣的兄姊可以向辦公室借閱。其實會想要寫這樣的主題文章,一方面是因為編輯金子煥傳道的邀約,另一方面是因為在教會生活中,也遇到關於兄姊家庭孩子是否適合觀看動漫等的議題。就像是當年『哈利波特』出版時,也是遇到信仰與小說爭議的問題。這類問題不外乎是這類小說或是動漫當中這些法術、鬼魔等等的素材,仔細想想,出現在虛構世界中的「魔鬼」,真的會妨害人的生命與信仰嗎?老實說,出現在我們真實世界中的「撒旦」,或許才是真正妨害我們生命與信仰的「違背之力」。

[閱讀全文]

歸 去

最近去誠品書局找書,突然發現找書的樂趣,站在書架前,從最上排的書層這樣一層一層地瀏覽看看能不能發現要找的書,然後看著每一本書很不一樣的書名,就想著這些書名好像都可以用來當作證道講題題目的參考。記得以前在神學院的時候,遇到老師在學校的最後一次禮拜證道,他用的題目是「謝主隆恩」,就覺得很有意思。當然一方面是在經文中看見上帝拯救的恩典,另一方面是因為老師就要離開學校了,這是他臨別感恩的回應方式。

[閱讀全文]

捨身的美德

「仁慈是一種捨身的美德」

這句話不知道是否同意,或是有什麼樣的感受呢?這是電影『REBEL MOON』主角的一句台詞,背景是關於一段有能力者拯救一位無辜的小女孩的情節,劇中的人物在討論著這件事,說著這應該都是彼此會去做的事。這看似人人都明白的道理,在現實環境中卻不一定被看見,但在虛構的電影或是動畫裡,倒是常見的題材與人物特質,可能也是因為對於人性真實的投射。

[閱讀全文]

人的宗教動機

上週的週報文章談到了有關神學的思考,今天可以來談談有關宗教人的信仰態度與動機,不過這個議題其實也有點難,因為每一個人內在的動機是看不見的,也無法直接配透視,甚至可以包裝成所謂敬虔的樣貌,但我們的目標主要是放在人的動機與上帝的神學之間的關聯性。

[閱讀全文]

神學的思考

近日在網路上一位牧師發表了一段關於推崇「成功神學」的影片,又引來一波關於「神學」的討論,當然,在自己能看到的網路同溫層裡面幾乎是一面倒地批判這樣的神學思想。在這個議題上面其實想到了兩個不同面向的問題:一個是關於神學的思考;一個是關於宗教人的信仰心態。這其實是不同的討論層次,但卻息息相關,看起來的分野是不明確的。但從這位牧者在影片當中的討論與分享,認為這兩個層次應該要先好好的來思考。

[閱讀全文]

跨出界線的創造性

這個時代有沒有生來就瘸腿的人?有,儘管時代進步了,可是他們還是被認為是不正常。曾經聽聞有一位在台中教書的教授,在電視節目上,公開的說:「若有一個人生來是兔唇,或是少了一隻手,我們不能說他是自然的。」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覺得很生氣,如果這樣的孩子是不自然,那怎樣才是自然!我們很容易就存在著正常與不正常、自然與不自然的分別能力。記得自己神學院畢業剛去牧會的時候,就去探訪一個正要接受兔唇手術的孩子,這孩子的母親其實也會擔心別人怎麼看待他,會不會被恥笑。可是聖經告訴我們,那並不是有沒有罪,或是自不自然的問題,那是上帝的榮耀。

[閱讀全文]

選擇與被選擇

古希臘有一則關於生命的選擇的寓言故事,說到人們在遇到許多無法理解的事情的時候,總是像著眾神呼喊著,宙斯回答:「命運到來的時候,你無可選擇,你是注定要被命運選擇的。」人們聽到這些,就說:「可是,當我在被選擇之後,我又該做些什些呢?」在被選擇之後,你就要開始選擇了。」宙斯答道。人生是否在選擇與被選擇之間造就了現在的我們?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