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受 派

這禮拜在我們附近的永春市場也有確診的案例,大家要多多注意平常生活的範圍,傳統市場疫情危機可能從北農事件就已經開始了,對我們來說可能需要更多的警醒在我們自己的日常中。若是知道自己有什麼樣的接觸或可能,真的要遵守好防疫的規範,不可想說身體也沒什麼變化或是症狀,就還是一如往昔的出入。這波疫情對我們帶來了許多不方便,若傳統市場的疫情嚴峻,勢必會改變我們購買菜蔬的方式,用句俗語來說,「天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聽起有些消極,但我們的確有很高的韌性可以來面對嚴峻的環境,也深信若我們可以多盡一點心力,就會為防疫多增一份力量,也請繼續為我們所居住環境的疫情代禱。

[閱讀全文]

諸神黃昏

如果我們是住在未來的人,發現所居住的環境已經被過去的人搞得一蹋糊塗,那我們會怎麼辦?這個概念大概就是電影「天能」的故事主軸,在未來的人回到過去,就是現在,要摧毀一切,因為現在的人們將世界搞亂了,環境、經濟、政治等等的各方面。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回到過去把一切都消除,這樣未來就會有新的開始。不過劇中卻有句耐人尋問的台詞,是說:「 每個時代的人都要自己負責」。這句話很有意思的地方就在於「負責」是什麼意思?又要怎麼去做才是負責?而未來人要來消除過去,不就是因為過去的人的「負責」出了很大的問題嗎?

[閱讀全文]

2021年6月永吉圖書館書籍介紹

書名:聖經與植物:從聖經看見上帝奇妙的創造
作者: 張文亮 出版社:青橄欖 介紹人:陳琪琪

  

[閱讀全文]

鳳凰花開時

這個時節若是沒有病毒疫情的影響,最常聽到的應該是「 又到了鳳凰花開時」, 鳳凰花在此時盛開,象徵了莘莘學子畢業要踏上另一個旅程的起點。前一陣子韓國有出名的綜藝節目running men之中的成員因身體緣故要退出節目,引起來演藝圈很大的騷動,他們用「下車」來形容這個階段的結束。覺得很有意思,同在一台車上,開往一個帶來歡笑與娛樂的方向,途中有人上車也會有人下車,更會有許多旅途中的伙伴。人生就學也是有很多階段,從幼兒園到大學畢業,或是研究所的學習,也都在每一段列車上經驗了不同的學習,認識了不同的朋友。下一班列車要開往何處呢?

[閱讀全文]

奔馳列車上的想像

「每個人都有其位置」,不知道有沒有想過,或許社會階級其實是必要的,再怎麼樣改革、先進,或所謂民主,這都是必然也必會存在的。

[閱讀全文]

疫動的學習

因為疫情的關係,教會的聚會「被迫」要採用線上聚會的方式,當然這個被動也可以化為主動,只是在有限的資源當中,要怎麼去進行,就是個學習的功課了。

[閱讀全文]

老生常談的新「疫」

這禮拜在NF上面隨意挑了一部電影看: 『不死軍團』。想說先看一下介紹,介紹是說有一種人擁有長生不死的能力,他們在尋找自己的同伴過程中,竟然開始遭到追殺。就這樣大概的描述想說看看也無妨,就點開來看了。影片其實是描述有四個人擁有長生不死的能力,受雇於去戰亂的地方解救人員,但沒有想到這是一個陷阱,在於測試他們是不是真的擁有這樣的能力。沒想到在那個密閉空間所錄到影片是,他們四個人以為那地方有人,闖入之後甚麼都沒有,接著就是突如其來的一陣亂槍掃射,他們四個人全都中彈倒地,是那種身上都是彈孔的那種,正當這群埋伏的人以為他們都死的時候,他們的傷口開始癒合,子彈也在癒合的過程中自己掉出了身體,而後他們起來把所有埋伏的人殺了。而他們是如何發現這是陷阱呢?是因為正當他們再次醒來又把敵人殺了之後,發現這房間的四腳都有正在運作的攝影機。

[閱讀全文]

宅宅救台灣

「宅宅救台灣」這應該是這一兩週以來最重要的口號跟身體力行真的宅在家。有意思的是,曾幾何時這個曾經被視為「廢廢」的宅在家竟然可以180度大翻身,成了目前最重要的「休閒活動」。宅在家若是想正面一點就是一種慵懶的感覺,播放個小野麗莎Bossa Nova風格的夏日爵士風,享受在家舒服的清閒時光;但其實我們對於宅宅們總有一種loser或是肥肥胖胖、不修邊幅的印象。不知道,所謂的宅宅好像很容易跟整天打電動之類的連結在一起,不過,在這疫情嚴峻的時刻,宅宅,已經是當紅的生活,而且政府大力推廣,拜託全台的人們,沒事非必要就不要出門了。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