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細細品味生活

這個星期去醫院回診的時候,在快到的路上突然有救護車呼嘯而過,緊接而來的幾輛打火車也快速的經過,隨著越靠近醫院想說怎麼鳴笛的聲音越來越響,沒想到這些車輛都停在醫院門口前方,心裡想說:不會吧,該不會是醫院發生什麼事,裡面的人怎麼辦呢?但心裡也覺得奇怪,如果有什麼事情發生,怎麼沒有看到疏散的人潮呢?反而更多的是一如往昔的安定自若,來往醫院的人們沒有任何的驚慌與害怕,也沒有任何的交通管制,猜,是怎麼回事呢?到了醫院,原來是預防演習,一直到就診完畢還聽到廣播著「這是演習」。

[閱讀全文]

第一次的經驗

凡事都有第一次。第一次敢跳下水游泳、第一次學會騎腳踏車上路、第一次坐飛機出國。很多的第一次加起來就好像生命樂章裡的每一個音符,有時高有時低、有時緊張、有時緩慢。不同的階段會經歷不同的第一次,例如找工作會有第一次的面試、談戀愛時很期待第一次的約會。在樂譜的不同的小節、樂章裡,譜出唯一且畢生難忘的曲目。有到了畢業季的時刻,這禮拜也是今年度所有長老教會三間神學院畢業生抽籤受派的日子。回想11年前受派到教會服事,也是第一次作為「傳道」的身分開始在教會的事奉。

[閱讀全文]

端午節的想像

當年屈原身為楚國的謀士,受到楚懷王的信任並常與之共議國家大事。屈原主張應該與齊國合作,共同對抗越來越強大的秦國,但當時的楚懷王仍然想要與秦國交好。後來楚懷王在武關被秦昭王給扣留,屈原繼續輔佐楚頃襄王。楚頃襄王在位第六年的時候便策畫與秦國合作,此舉遭來屈原的大怒責備,因此他便被驅逐出郢都流放至偏遠的江南。事實上屈原不是第一次被流放,在楚懷王的時代就因為楚懷王聽信了秦國使臣張儀用六百里的土地騙取了楚國與齊國斷絕合作,最後卻只得到六里,屈原在當時力諫反對就被流放到漢北地區。

[閱讀全文]

信 仰 是 什 麼?/ 呂谷風神學生

當有人問我們信仰是什麼的時候,我們會怎麼回答?是一套標準或漂亮的說詞嗎?我們每個基督徒在教會週期性的參加各種聚會活動、各種禮拜,有問過自己,基督教信仰對自己來說是什麼嗎?曾幾何時,信仰對我們來說已經變成一種習慣或者說好聽一點是傳統,在我們信仰生活中的每一個部分,彷彿都有固定且不能改變的樣子,然後這樣的傳統在與台灣長久以來的文化傳統結合在一起,形成了各種根深蒂固的信仰習慣,甚至連我們信仰最根本的依歸──聖經──也是如此,我們對聖經的詮釋,也在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時候,就已經加油添醋了許多上述所說的傳統進去,然而我們習慣深信不疑,久而久之,信仰變成一套一套的方程式,彷彿是不變的定理一樣。

[閱讀全文]

2020年6月永吉教會圖書館書籍介紹

書名:聖經多角度
作者: 米高.堅尼 (Michael Keene)
譯者: 車倩瓔
出版社: 宗教教育中心
介紹人:陳琪琪

這是一本簡便、豐富又能瞥見聖經全貌的工具書。《聖經》是世界上最暢銷的書籍。然而,我們對它的認識有多少?它是如何組成的?裏面收錄了什麼內容?我們對《聖經》時代的歷史又有何認識?千百年以來,《聖經》如何影響人類社會?以上問題和其他重要的議題,本書都一一探討,從不同角度細看這部驚世巨著。

[閱讀全文]

看高不看低

起初天下的人只有一種語言,使用一種話。他們在東方一帶流浪的時候來到巴比倫平原,在那裏定居。他們彼此商量:「來吧!我們來做磚頭,把磚頭燒硬。 」於是他們用磚頭來建造,又用柏油砌磚。他們說:「來吧!我們來建造一座城,城裏要有塔,高入雲霄,好來顯揚我們自己的名,免得我們被分散到世界各地。」於是,上主下來,要看看這群人建造的城和塔。他說:「他們是同一個民族,講同一種話;但這只是一個開始,以後他們可以為所欲為了。來吧!我們下去攪亂他們的語言,使他們彼此無法溝通。」於是上主把他們分散到全世界,他們就停止造城的工程。因此這座城叫做巴別;因為上主在那地方攪亂了人類的語言,把他們分散到世界各地。

[閱讀全文]

後山的十字架

2009年七月有則新聞:「大學生蓋教室,深山部落動起來」。這則消息是報導國內多所國立大學建築系的學生,為南投縣信義鄉的原住民學童義築部落教室。他們利用自己在建築上的專業,讓在信義鄉的學童們,有可以享受在山林中的教室。這個消息傳出後,有許多人希望能夠透過小額捐助或是參與義築的方式,讓部落教室得以順利完成。

[閱讀全文]

聖靈請祢來

有一首歌這樣唱:「聖靈,請祢來,充滿在這地,我渴望更認識祢,更深的經歷,聖靈,請祢來,改變我心意,開我眼睛,開我耳,讓我更多認識祢,我呼求聖潔、聖潔、聖潔歸我主,我尊崇祢,榮耀、榮耀、榮耀歸我主」。 從聖經裡面的記載,我們知道耶穌在他要離開這世間之前告訴門徒們,他要差派聖靈來接續他的工作,要成為眾人的保惠師。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