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針針扎心的刺

關於「魔鬼」(撒旦),好像是信仰中很難解釋的一大難題。畢竟在聖經裡面關於魔鬼或是撒旦的經文有不同的面向,有墮落的天使、也有像靈一樣的,當然也有在約伯記裡面所描述的在上帝身旁的控訴者。所以到底這魔鬼或是撒旦是好還是壞呢?是有損我們生命的,還是無所妨害呢?而在信仰生活中我們所談及的這件事又有多少是跟聖經所記載的相關聯,還是已經有太多我們自己的想像跟解釋摻雜在裡面了呢?因為我們太習慣把所有一切相反對的,或是不好的都歸類為「魔鬼」、「撒旦」了,套一句現在流行的話說,「牠們連躺著都中槍」。

[閱讀全文]

到那寬闊之地

    小時候的數學題目,常常都會遇到問說:「從甲地到乙地,如果有20棵行道樹,每棵樹的距離是多少,那從甲到乙總共有多遠?」稍微慢一點的方法,就是在計算紙上畫出20棵樹,然後慢慢去算全部的距離。但每一題都這樣算,可能考試時間到了,就只算好兩三題吧!至於有什麼快速的算法,那就留給大家自己來想了。

[閱讀全文]

明白上帝的引導

這個星期看了有關唐崇榮牧師服事團隊所分享的一短有關唐牧師的回答,是有關兄姊提問「要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的回覆摘要。這段文字讓自己有種茅塞頓開的感覺,好像被打開了什麼,領悟了新的想法。以前大學的時候接受傳福音的訓練,都會用到「四律」,就是四個屬靈的定律。在其中有關一點就是「上帝在你生命中有個美好的計畫」,這其實也是我們在信仰生活中常常會聽到的用語,像是命定啊、藍圖啊、旨意啊等等,大概都是這個觀念。不過仔細想想,這個美好的計畫到底是什麼,若是按照四律的法則來談的話,主要是在說上帝拯救的計劃與行動。而這個計劃與行動就會在第三律耶穌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及復活而完成。所以有關計畫、藍圖、命定等等,應該說的是上帝早就已經在聖經、受造世界、耶穌基督向我們顯明出來了。可是為什麼我們還是會常常在問「如何明白上帝的旨意」呢?

[閱讀全文]

我 的 母 語

這個星期四早上的查經班,在唱完詩歌之後說到若不熟悉台語的兄姊可以用華語聖詩的版本,不知怎麼的就開始教起了白話字。語言是溝通的工具,當然也是生命的載體,特別是我們說的「母語」。什麼是母語呢?母語的英文叫做「mother tongue」意思就是媽媽,當然也可以是爸爸說的語言,不過我們現在對於母語的定義不是很清楚,所以就會有些意識型態的包袱加諸在語言上。

[閱讀全文]

2020年7月永吉教會圖書館書籍介紹

書名:眺望太平洋的書房:傳道書及雅各書講道集
作者:劉炳熹
介紹人:高麗娟

作者劉炳熹牧師在台東成功鎮新港教會牧會超過10年,期間除了牧會也積極推動教會與社區共生共榮的各項事務,包括社區歷史、老屋維護與修復、老人關懷、兒童教育等等事務,在網路上很容易就能找到劉牧師多年辛勤耕耘的成果。這本書「眺望太平洋的書房」是劉牧師個人整理的講道集之一,聚焦在傳道書及雅各書的逐章經文講解與生活反思。本書內容以劉牧師擅長的「四頁講道法」結構呈現:先從古代經文的困境出發,反省當代世界困境,接著歸納出古代經文的福音,最後進入應用於當代世界的福音。

[閱讀全文]

再思你很特別

星期五開始的兒童營,很感謝上帝一切都很順利,無論是課程的安排或是餐點的預備等等,感謝每一位同工熱心地協助、分擔不同的事工。「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深深相信聖經當中所說的在我們的教會生活中,都是又真又活得讓我們不斷地經驗上帝的恩典。

[閱讀全文]

兒 童 營 之 前

感謝主日學同工在今年發想了兩天的兒童營。很誠實也很慚愧的說,這兒童營的事工在來到教會服事的時候就有想過,但自己的信心太小了,看到前幾年還沒有那麼多的資源可以在暑假的時候承辦這樣的營會。可能是因為過去的學習經驗,無論是自己的母會還是受派之後的教會,在這個事工上一直都是暑假主打的服事。無論是規模、預備、設計甚至到整間教會的布置,都用上了很多的人力、時間、心力。因此而限制了在這個事工上的想像,反而就只是默默放在心裡怯步不敢向前了。

[閱讀全文]

振興券之使用

最近這一個星期的熱門關鍵字應該就是「三倍振興券」了。我們感謝上帝在這個全球疫情仍高居不下,每日感染人數仍在上升的過程中,我們所居住的台灣可以自由進出、參與聚會、工作勞力等等,這些都是我們要獻上感謝的。在許多地區可能仍無法限制居住範圍更不可能出門工作,也是一樣在國家舉債的狀況下仍要幫助國民可以維持基本生活。相對住在台灣的我們來說,我們目前仍有很大的空間可以外出勞力維持生計,沒有錯,在過去的那段日子裡大家都很辛苦,許多店家也都紛紛收編或是結束。電視新聞上我們都會看見、聽見這類令人不捨以及不安的消息。整體的經濟大環境仍在衰退中,即使我們暫時免於極大的疫情威脅,但現實面的影響卻是不可言喻的。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