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模式: 普通 | 列表

Give me Jesus

這個標題是一首詩歌的歌名,今天我們有教會青年要在上帝面前告白宣認耶穌基督是生命的主,就很直接聯想到了這首歌,「給我耶穌,其餘免談」。這樣的心境大概就像是保羅一樣吧!除了耶穌被釘十字架的信息,其他一概都不在這福音的內容之內。很開心當我們在面對上帝、耶穌以及聖靈的工作的時候,很認真去體會跟覺察「時間」,在這個待降節期我們都可以再一次的思想「道成肉身的耶穌」以及「榮耀再臨的基督」,讓我們的生命都願意向著耶穌,除祢以外別無拯救。

[閱讀全文]

心中的巨人

躺在病床旁的折疊床上,看著天花板已熄滅的燈,眼角傳來麻醉止痛器的綠色閃爍微微的光,那不是像螢火蟲般地浪漫的美麗生態,而是生命經歷疼痛的訊號、是無助及珍惜的亮光。心裡數著羊,知道自己在這個空間裡面要安然入睡是不可能的,因為您在病床上正在痛著、煩著,生理的需要讓您無法好好入眠。睡前我們討論著手錶上的睡眠記錄功能,打開手機的app給我看那紀錄表,深沉睡眠的時間加起來竟然不到一小時,在這正需要休息的時刻,若不能安然入睡,又如何可以好好休養恢復身體的力量與機制呢?

[閱讀全文]

上 帝 說

上帝說:「要有光」,就有了光。上帝看光是好的,於是上帝就把光和暗分開。上帝稱光為「晝」, 稱暗為「夜」。 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一日。

上帝說:「眾水之間要有穹蒼,把水和水分開。」 上帝就造了穹蒼,把穹蒼
以下的水和穹蒼以上的水分開。事就這樣成了。上帝稱穹蒼為「天」。 有晚上,有早晨,這是第二日......(創世記1:3-31)

[閱讀全文]

2020年11月永吉教會圖書館書籍介紹

書名:《寓道:約翰福音品讀》
作者:孫寶玲牧師
介紹人:吳靜芳

  

孫寶玲牧師美國南方浸信會神學院哲學博士,香港浸信會神學院道學碩士,台灣國立成功大學理學士。曾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新約教授、北角浸信會顧問牧師,新加坡浸信會神學院院長,現任台灣神學研究學院教授。

[閱讀全文]

恆常中的新意

這個禮拜衛福部公告了秋冬防疫生活規範,在八大場所戴口罩的規定請大家若有出入都要切實執行,當然也包括了教會聚會與禮拜,諸多不便敬請見諒。在這段不容易的時間裡,繼續禱告求上帝憐憫,也讓我們做好每個人該盡的責任。

[閱讀全文]

莫 忘 初 衷

這個禮拜的據點課程有新朋友加入我們當中,感謝上帝讓在我們當中的兄姊很有收穫,可以邀請親朋好友一起來參與。又到了年底了,表示到了我們在教會日常生活中,回顧感謝過去與展望未來的時刻,或許作為牧師的職責就是把這些事情都整理完成,思考新的方向與異象。老實說,排除掉信仰的部分,真的還滿像是CEO的,要去評估整體的「資源」與「戰力」,用一個經典的企業經營模式SWOT來說,就是我們的優勢、劣勢、機會與威脅是什麼。

[閱讀全文]

出 路

從中秋節過後在祈禱會中就一直感覺沒有在狀況內,要怎麼說呢?這是一種很微妙的感受,在那之前的祈禱會中,都會感受到有一股力量跟聲音從嘴裡要說出來,那是頭腦清楚的狀態,即使說出來的聲音非一般的文字。但在中秋過後,反而好像有一種喉嚨堵住、塞住的感覺,沒有從裡面來的力量,也沒有特別的聲音,很多時候是只有嘆息的無助。就在想是不是在這過程中太過於在意上帝以外的事情了,是不是到了所謂的「撞牆」期了呢?不禁讓自己思考祈禱會的意義、方式等等的問題。

[閱讀全文]

屬靈人的迷思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問題,在我們中間的分享與討論。大家覺得牧師是個屬靈的人嗎?如果是的話,是為什麼呢?因為是牧師啊!還是很會禱告、查經、講道,不過牧師好像在人際的方面很弱,這樣還能算是屬靈嗎?問到這個問題可能就會有很多優點、缺點、特質等等跑出來,但問題來了,這些所謂的「條件」,是做「屬靈」的判定嗎?這個星期在教會界的新聞大概就是早餐祈禱會了,這個以「愛無國界」為目標的祈禱會,卻在某一個特定的性別議題上,顯得「愛有分別」,所以呢?祈禱會就一定是屬靈的禱告嗎?還是添加了很多人的意識型態跟政治意圖呢?我們又要如何去判定這個在教會生活中,已經被用來「定義」跟「區分」的用語,還是我們根本就不應該用這個詞去談一個人的生命,因為耶穌也不是這樣看我們的。

[閱讀全文]